【2017年整理】机械制造基础两份试题及答案1.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机械制造基础》考试试题一答案
一.填空题(每题1分)
1.圆周铣削有 顺铣 和 逆铣 两种方式.
2.M1432A型万能外圆磨床的典型加工方法有 纵磨法磨外圆柱面 , 纵磨法磨小锥度长圆锥面 ,
切入法磨大锥度短圆锥面 , 内圆磨具磨内孔 。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陈述是否正确,不正确打“×”并改正,正确打“√”,每题1分)
1.普通机床在进行切削加工时,主运动必定有且通常只有一个,而进给运动可能有一个或几个,也可能没有。√
2.砂轮的硬度是指组成砂轮的磨粒硬度。×
改正为:砂轮的硬度是指在磨削力作用下磨粒脱落的难易程度.
3.在插齿机上只能插削直齿圆柱齿轮。×
改正为: 在插齿机上即可以插削直齿圆柱齿轮,也可以插削斜齿圆柱齿轮.
4.精密加工时,机床的精度一定高于被加工零件的精度。×
改正: 精密加工时,机床的精度不一定高于被加工零件的精度。
6.金属的冷加工和热加工是以加热温度的高低来区分的。×
在金属再结晶温度以下进行了的加工为冷加工,在金属再结晶温度以上进行的加工为热加工.
7.材料的硬度越低越好加工。×
不一是材料的硬度越低越好加工。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
1.判断下列哪个定义正确: C
A.工序是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台机床(或一个工作地),对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进行加工所完成的那部分加工过程。
B.安装是指在一道工序中,工件在若干次定位夹紧下所完成的工作。
C.工位是指在工件的一次安装下,工件相对于机床和刀具每占据一个正确位置所完成的加工。
D.工步是在一个安装或工位中,加工表面、切削刀具及切削深度都不变的情况下所进行的那部分加工。
2.下列陈述错误的是: C
A.当设计基准与定位基准不重合时,就有基准不重合误差,其值是设计基准与定位基准之间尺寸的变化量。
B.基准不重合一般发生在①直接得到加工尺寸不可能或不方便,②在制定工艺规程时,要求定位基准单一以便减少夹具类型或进行自动化生产。
C.为了保证设计尺寸,在选择基准时必须采用基准重合的原则,以避免基准不重合误差。
D.基准不重合误差不仅指尺寸误差,对位置误差也要考虑。
3.下列陈述错误的是 D
A.加工所要求的限制的自由度没有限制是欠定位、欠定位是不允许的。
B.欠定位和过定位可能同时存在。
C.如果工件的定位面精度较高,夹具的定位元件的精度也高,过定位是可以允许的。
D.当定位元件所限制的自由度数大于六个时,才会出现过定位。
4.车丝杠时,产生内螺距误差的原因 B
A.机床主轴径向跳动 B.机床主轴轴向窜动
C.刀具热伸长 D.传动链误差
5. B 为变值系统误差。
A.调整误差 B.刀具线性磨损
C.刀具的制造误差 D.工件材料不均匀引起的变形
6.在大批量生产中一般不使用 C
A.完全互换法装配 B.分组互换法装配
C.修配法装配 D.固定调整法装配
7.有一铜棒外圆精度为IT6,表面粗糙度要求Ra=0.8,则合理的加工路线为 C
A.粗车-半精车-精车
B.粗车-半精车-粗磨-精磨
C.粗车-半精车-精车-金刚石车
D.粗车-半精车-精车-磨-研磨
8.镗孔时,镗床导轨在 C 对工件的加工精度影响较大.
A.水平面内的直线度 B.垂直面内的直线度
C.水平面内和垂直面内直线度
9.在安排工艺路线时,为消除毛坯工件内应力和改善切削加工性能,常进行的退火热处理工序应安排在A进行。
A.粗加工之前 B.精加工之前
C.精加工之后 D.都对
10.在相同的条件下,下列工件材料在切削加工中, D 在切削区域产生的温度最低。
A.碳素结构钢 B.合金结构钢
C.不锈钢 D. 铸铁
五、计算分析题(每题7分)
2.某机床变速齿轮,用45钢制造,要求表面有较高的耐磨性,硬度为52~57HRC,心部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硬度为220~250HBS。工艺路线为:下料→锻造→热处理1→粗加工→热处理2→精加工→热处理3→磨削。试确定工艺路线中的热处理方法及目的。
解:热处理1:退火,目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