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网转换问题与对策等.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报网转换问题与对策等
目前,国内几乎所有的报业集团都有其网站。这类网站的一个重要功能是负责报业集团下属子报的网络版内容的更新与维护,但是在新闻内容由报纸向网络转化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报网衔接中出现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报纸在值班总编辑签版清样后,便进入了向网络版转化的工作。具体的时间,根据报纸的重要性和相关负责人对网络版的重视程度,有的在报纸清样后立即挂到网上,有的选在次日凌晨完成,但不论何时,网络编辑和报纸编辑总是缺乏沟通协调。这种不足带来的弊端是,当网络编辑发现报纸的清样有重要错误或者政治性偏向的时候,没有畅通的渠道告知编辑室。至于在次日凌晨完成报纸的网络版内容更新的情况,即便发现问题并且告知报纸编辑部门,但是错误所造成的影响由于已经见报,所以几乎不能控制。
第二个问题是报纸和网络版的载体不同,报纸新闻没能相应地转化且取其所长,避其所短。一个报业集团,各报纸的定位不同,党报在宣传和时政新闻上做得比较出色,都市报则在社会新闻和民生新闻方面做得耐看。所以他们的标题、内容等有着完全不同的风格,这些差异是一个新闻网站品牌建设的大忌,所以网站有必要对新闻资源进行深度开发,把这些新闻资源整合出有自己特色的新闻。但是问题在于,各个报纸的有关负责人对网络新闻的特点知之甚少,加上纸媒的成熟度高,因此,报纸过多从自身的特质来规范网络编辑的工作。
第三个问题,报业集团的改革向纵深发展,在甩包袱的同时,下面的二级单位如各子报和网站多有独立的财权,财政上的独立带来的恶果是各自为政,这对报网转化阶段的影响体现在,新闻稿件的知识产权该怎样处理,是归整个报业集团还是归各子报?现状是后者,即各归各,于是出现子报和国内其他网站签订合同,在夜间就把本地发生的重大新闻卖出去的现象。
相关对策及建议
从理论上来说,有必要在三个方面形成新的认识,首先是重新定位报纸的编辑流程;其次是纸媒有必要借鉴“群体外包”的商业运作模式;再次是报业集团应该??化信息网络传播权意识。
关于报纸的编辑流程。网络编辑在拿到清样到网络版报纸更新的完成同样应被看作报纸的编辑流程。之所以这么认为是由于,报纸的网络版编辑,是报纸最后的把关人,实践也证明,即使经过严格的三审三校,报纸的差错还是防不胜防。
关于报纸建立“群体外包”的商业模式。所谓“商业外包”是指媒体将原本由内部员工完成的工作,交由他人完成。这是美国甘耐特报业集团改革的措施,但是对于国内党报报业集团的报纸和网站的衔接方面来说,却有可借鉴的地方。就是让网络编辑察看报纸清样,给予其一定的权利让其对报纸的标题以及部分内容进行重新编辑,以适应网络新闻的特点。
实行“群体外包”,报业集团要处理好两个问题,一是报纸和网络的工作时间要一致;二是对网络编辑进行专业的新闻编辑方面的培训,目前已有学者对此进行过探讨。如明确专业教育目标,建立有序的网络编辑考查体系,网站中技术与内容的有机结合。网络编辑的专业化教育目标包括:网络编辑人员不仅要了解网站的一般组成结构和分类,还要了解新闻网站的特点等等。
第三是报业集团需要强化信息网络传播权意识。对于报业集团的决策层而言,大都着眼于保护纸媒的知识产权,对于集团下属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则没有保护意识,尤其在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互联网的优势发挥尚待时日,很多报纸的网站只是个形式,造成新闻资源的浪费。要么就是报业集团各报纸保护各自的产权,使得整个报业集团网站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受到极大伤害。
最后,国外同行的做法同样值得我们学习,如甘耐特让传统的编辑记者接受多媒体制作培训,工作方式朝着一专多能的方向转变,调整新闻标题的写作方式,以适应不同的发布平台,如网络新闻、手机短信等不同的形式。
网络新闻标题制作刍议
孙邦坤
人们常说,“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对于任何新闻来说,标题都是相当重要的,对于网络新闻来说,标题的功能则更加突出。
“吸引眼球”是首要任务
网络新闻最大的特点在于“题文分家”,要从众多的新闻中突出出来,吸引读者点击,靠的就是标题出彩。网络新闻标题中拟人、夸张、借喻、借代等修辞手法的广泛应用,是显示网络新闻标题吸引力的手段之一。
以搜狐网络新闻中心2005年12月5日评出的各个板块的点击榜为例,“昨日国际点击榜”排行第一的是:“中东人最敬希拉克最憎布什希望中国变超级强国”,被点击39449次,该标题采用对比手法,以最敬和最憎这两个对比鲜明的词吸引注意力,然后用希望中国变超级强国来吸引国内网民的注意力。“昨日国际点击榜”排行第二的是:“英国再爆虐新兵丑闻:迫食泥饮尿裸滚荆棘”,被点击20834次,该标题采用“迫食泥饮尿裸滚荆棘”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