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管理会计P串讲.ppt

发布:2017-06-15约4.41千字共4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郑州大学商学院 梁丽萍 习题 资料:某公司下属有一个汽车制造厂系投资中心,每年需向外厂购买其生产车辆专用的电动机40万只,购进单价为48元(原购价50元,由于大量采购可获得购货折扣每只2元)。最近该公司收买了一家专门生产电动机的工厂,亦作为该公司的另一投资中心,该电动机厂每年可生产电动机200万只,除可供本公司汽车制造厂应用外,还可向外界销售,每只电动机的实际成本资料如下: ? 直接材料 18元 ? 直接人工 14元 ? 变动制造费用 6元 固定制造费用 (按产能200万只分摊) 4元 ? 单位成本合计 42元 现该公司在研究制订这两个投资中心电动机的内部转移价格问题,列举了以下五种内部转移价格:50元、48元、43元、42元、38元。 ? 要求:说明上述五种价格分别采用什么方法,并说明是否适当及其理由。 附:第四篇 管理会计展望 作业成本计算 1、作业成本计算的含义 作业成本计算(Activity based costing,简称ABC),是一种通过对所有作业活动追踪地进行动态反映,计量作业和成本对象的成本、评价作业业绩和资源利用情况的方法。 作业是指在一个组织内为了某一目的而进行的耗费资源的工作。 简单的作业成本模型如图所示: 资源 作业 成本对象 2、作业成本计算步骤 作业成本计算方法具体操作包括四个步骤: (1)作业和产出的认定; (2)归集和分析相关的成本和成本动因;(3)建立成本库; (4)建立作业成本计算模型。 看教材例题 3、作业成本计算模型 作业成本计算将成本库归集的作业成本按成本动因分配到作业上,再按成本计算对象(产品)对作业的消耗量将作业成本分配到产品上。 作业成本计算的分配有两种方法:两阶段法和多阶段法。 两阶段法 两阶段法较为简单,首先将明细账中的资源成本按第一阶段成本动因分配到不同的作业上,而后将这些作业上归集的成本按第二阶段作业动因分配到产品上。 如下页图所示: 两阶段法作业成本计算模型 资源成本(直接和间接成本) 作业 成本计算对象 多阶段法 多阶段法则认识到有些作业并不直接为最终产品所消耗,而是为其他或多个的产品消耗。它试图更准确地反映成本在组织里流动的实际情况,强调作业和作业,以及作业和产品之间的关系。 多阶段法如图下页所示: 多阶段法作业成本计算模型 资源成本(直接和间接成本) 作业1 作业2 作业3 成本对象 4、作业成本计算的意义 1、作业成本计算法提高了产品成本计算的准确性。 以作业为中心,通过设置多样化的成本库并按多样化的成本动因来分配制造费用,使成本计算中间接成本的分配过程建立在产出与投入之间的因果关系之上,计算过程明细化,计算的可归属性大大提高。 2、作业成本计算法实现了成本计算与成本管理的结合。 在企业管理中,根据作业成本计算方法所提供的有关企业经营流程的数据,以及产品成本形成过程的分析,可以深入了解不同产品、作业、业务流程等的盈利能力,对作业链上的所有作业进行分析修正,尽量消除不增值的作业,提高增值作业的效益,从而全面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 不足 (1)其实施需要消耗大量资源。 (2)作业成本计算系统所取得的成本数据,与传统成本计算系统的成本数据大相径庭,这种反差太大,可能在执行和业绩评价过程中遭到抵制,从而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3)尽管多数制造费用可以按照成本动因分配到产品对象上,仍有一些费用,主要是设施基础作业的成本,还需要按人为基础进行分配。 (4)产品成本概念与对外财务报告的成本概念,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可能造成对外报告数据和管理报告数据的不一致,从而导致一定的误解。 战略管理会计 见教材354——385 课程内容 第一篇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第1章 总论 第2章…成本性态分析和变动成本计算 第3章…本量利( CVP)分析 第二篇决策会计 第4章…经营预测 第5章…经研决策 第6章 投资决策 第三篇控制会计 第7章…标准成本制度 第8章…全面预算 第9章 责任会计 第四篇管理会计的新发展(展望):作业成本会计、战略管理会计 本课程重点、难点 基本方法 : 成本性态分析、变动成本法、本量利分析 决策会计: 短期决策、长期决策 考题基本类型 名词解释 判断题 单选题 简答题 计算分析题 第一篇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