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双碳背景下企业碳排放权会计处理相关问题的探讨.pdf
活力2024年管理科学
对双碳背景下企业碳排放权会计处理相关问题的探讨
陈岑
(中国核工业集团资本控股有限公司,北京100037)
[摘要]本文在阐述碳排放权国际会计处理方式的基础上,从科目设置、账务处理、报表列示与披露三个层面分析
我国企业碳排放权会计处理要求,并结合常见的会计处理问题,提出要将无偿取得的碳排放权视为资产,完善碳排放权后
续计量,设计明确的会计处理指引,并设置碳排放权资产明细科目,期望能推动企业碳排放权会计处理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碳排放权;双碳;会计处理
引言计量问题。到2015年,IASB重启碳排放会计处理问题,
自2021年7月开始,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运行。目前尚未有完整的研究成果[1]。
在碳排放权交易过程中,相关的会计处理工作对于整个交(二)会计确认
易活动的顺利实施具有深刻影响,直接关系着我国双碳战在当前环境下,国际上针对碳排放权会计确认处理主
略的实施效果。然而,由于我国碳排放权交易起步较晚,要分为四种方式:一是将碳排放权视为无形资产,这种处
相关的会计处理规定尚不完善,导致企业在碳排放权会计理方式较为常见。二是将碳排放权视为存货,认为排放权
处理中存在一定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研究企业碳排虽然不是有形资产,但是企业所用的碳排放配额可以结算
放权会计处理问题与对策,以供参考。到下一年,符合存货的特征规律。三是按照金融资产的方
一、碳排放权国际会计处理式对碳排放权进行会计确认和处理,通过成熟的碳交易市
(一)会计规则演进场,为企业获得一定的投资效益,达到金融资产增值的目的。
国际上对于碳排放权交易缺乏完整的会计标准。1993四是将碳排放权视为新兴资产,设置专门的科目对其进行
[2]
年,美国联邦能源管理委员会(FERC)提出了相应的管理会计核算。
标准,要求在碳排放交易中建立统一账号,并且在会计处(三)碳排放权初始及后续计量
理阶段,需按照存货的标准完成碳排放权的确认。另外,国际上对于碳排放权初始及后续计量也有一定的规定,
在投资活动中,碳排放权可视为其他投资资产。财务会计并且在实际的计量中考虑以下内容:一是在外购碳排放配
准则委员会(FASB)对此有不同的认定标准,其直接将碳额会计处理中,FERC基于统一的账户体系,在初始确认中
排放权确认为存货。2004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系统考虑支付对价因素,并分析该因素对配额存货的影响,
也针对碳排放权的处理制定了相应规范,在《国际财务报然后准确完成计量工作。开展后续计量工作时,国际上重
告解释公告第3号》中,对排放权进行清晰的规范,规定视历史成本模式的应用,分析可知,这种模式方法在反映
其当被确认为企业的无形资产时,在会计处理阶段,需考碳排放权资产公允价值层面存在一定的局限。而IASB按
虑其公允价值,然后进入账目。若碳排放权是由政府部门照公允价值对碳排放权实施初始和后续计量。在采用历史
配额发放的,企业并无任何实质性的配额支出,则需按照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时,在资产初始确认后,除非出现
政府补助项目对其进行会计处理,并且在会计确认中,需减值的情况,否则该资产继续按照初始确认时的成本计量;
按照负债的标准完成确认工作。受此影响,企业资产计量而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时,则是根据市场活动
与负债核算出现了差异,间接性引起了两个层面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