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碳目标的会计与财务问题探讨 .pdf
基于双碳目标的会计与财务问题探讨
摘要:经济新常态下,碳排放权交易相关政策在各领域企业中逐步得到落实,
给“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基础依据和动力。基于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企业能
够得到自身的碳排放配额,进而在碳市场中进行各类交易操作,按照规定的时间
和要求履行碳排放配额的清缴约定。而相关工作的落实离不开碳会计,其工作内
容主要包含对各类经济活动会计要素的计量及报告等,为企业的碳排放情况评估
提供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等支持。本文基于双探目标,分析了对会计和财务的问题,
以供参考。
关键词:双碳目标;会计;财务问题
前言:新时期的发展环境下,节能减排是重要发展要求,同时控制碳排放也
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为此,企业应该以“双碳”目标为前提,制定切
实可行的碳排放管理规划,编制科学完善的会计与财务工作方案,构建健全的经
营管理体系,进一步突显技术减排、结构减排等工作的重要意义,为企业的长远
发展提供内驱力。
1碳目标制定背景概述
传统制造业是碳排放的大户,如金属冶炼、石油化工、火力发电等,而这些
行业在我国产业结构中占比较高。相较发达国家,我国碳排放低的服务业在产业
结构中的占比较低,制造业占比过高,这使得双碳目标的实现困难极大。我国以
化石能源为主,其中石油、煤炭的消费占比较高,而其他国家则以碳排放少的天
然气、核能等作为主要能源。
此外,在单位GDP(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方面,也远高于西方发达国家。基
于以上原因,目前我国碳排放在全球碳排放中的占比较高,2020年的有关统计显
示,我国碳排放占全球总排放的30.7%,是排放量最大的经济主体。无论是总量
还是单位能耗的排放,我国均不占优势,因此要想达到双碳目标面临的困难极大。
2“双碳”目标下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会计与财务问题
2.1企业经营管理中环境成本的大量投入
企业开展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的过程中,为了改善生态环境,通常会在环境成
本中引入因节能减排产生的不同类型技术研发与设备改进支出。对于国内碳减排
体系的构建而言,结构减排及技术减排是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构成部分,企业针
对自身实际发展情况,采用技术引进、技术改造、自主研发等方式,有利于减少
生产经营中的能源消耗,在此基础上,使得能源利用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进
而减少大气环境中有害气体的排放。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容易与计划目标产
生明显偏差,即用于新技术研发环节的成本投入较高,且涉及到较长的研发周期,
容易增加企业整体的经营管理成本,给企业带来更加严重的经济负担。以上问题
在高排放、高耗能的企业中有明显体现,企业不仅涉及到大量资金的投入,还需
要面对严峻的融资问题。此外,立足于企业结构减排的层面进行分析,缺少统一、
标准的会计信息披露规范,如金融机构对于环境与气候风险的定量评估、碳排放
与碳足迹的量化和计量等,部分企业还要面对低碳转型的风险识别等综合性问题,
必然会引发环境会计信息成本增加的问题。
2.2企业经营管理中缺乏第三方审核机制
对于“双碳”目标的实现来说,离不开第三方核查工作的落实,同时需要依
靠科学完善的检测机制完成。碳审计工作人员采用专业的测量方法及计算方式,
可以达到量化企业碳交易行为、碳排放的目的。国内缺少统一、完善的碳会计信
息审核机制,虽然相继出台了《中国注册会计师》以及《审计法》等相关文件,
但是均未针对碳审计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与标准,导致很多相关经济活动开展的过
程中,无法做到全面取证,不利于第三方事务所各项审计工作的规范化落实。除
此之外,国内多数企业依然处于碳审计初期阶段,考虑到碳审计业务人才培养成
本较高,缺少充足的复合型碳审计人才,不利于相关工作的标准化落实。因为不
同行业的经营发展特点等层面存在差异,其对碳排放的要求也有着一定区别,所
以审计人员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对碳审计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无法保证碳审计
工作的质量及效率,不利于对审计风险的良好管控。
2.3技术减排下面临的问题
技术减排措施,即以科学技术手段实现碳排放减少的措施。核心是通过先进
技术单位能源的利用率增加,对现有能源使用技术进行改进和优化。此过程中企
业需要引进先进技术或对现有设备进行改造,在解决技术问题的过程中还需要解
决会计报告、财务筹资等一系列问题。
2.3.1技术减排下会计确认问题
企业通过技术减排手段能直接减少碳排放量,故该方式是大多数企业选择的
减排方向。而要达到技术减排的效果,企业需要进行技术研发、引进等,而在研
发和改进的过程中会产生不菲的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