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及答案.docx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文言文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问题:
1.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a.时
b.习
c.朋
d.愠
2.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b.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c.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简答题:文中孔子提出了三种君子的品质,请列举出来,并简要说明其意义。
答案:
1.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a.时:指在一定的时间。
b.习:指学习、复习。
c.朋:指朋友。
d.愠:指生气、恼怒。
2.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之后按时复习,不也很愉快吗?
b.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
c.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别人不了解自己而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3.简答题:文中孔子提出了三种君子的品质,请列举出来,并简要说明其意义。
a.学习并按时复习(学而时习之):表示君子应该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
b.待友真诚(有朋自远方来):表示君子应该广交朋友,真诚相待。
c.宽容大度(人不知而不愠):表示君子应该有度量,不因别人的误解而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