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论高校图书馆网络技术人员素质教育.doc

发布:2017-08-29约3.49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论高校图书馆网络技术人员素质教育摘要:高校图书馆向数字化发展的过程中,网络技术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尤为重要。只有从生活、工作和心理等诸方面认真分析,才能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网络技术;数字化;综合素质培训 计算机技术和数据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加速了高校图书馆向数字化、虚拟化迈进的步伐,这不仅使图书馆的服务手段实现了现代化,更主要的是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也不再是单一的印刷型资源,而是扩展到了数字资源和网络虚拟资源。高校图书馆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的变革,在客观上要求图书馆必须配备网络技术专业人员。图书馆作为高校政治思想与专业知识的信息中心和社会成员获取知识的重要场所,在更高水平上开展信息教育工作,对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有着重要的作用。图书馆网络技术人员掌握网络和数字图书馆的技能以及政治素质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一、公共图书馆网络技术人员的现状 1.缺乏职业归属感。公共图书馆员职业较之高校其他部门,普遍存在着待遇低、地位差的情况。低素质人才能够满足于高校图书馆员职业的稳定、收入的保障和工作相对轻松等条件。网络技术人员相对于其他馆员属于高技能人才,高校图书馆员的“职业高原”现象,以及超负荷的工作,使得他们难以安心于图书馆工作,随时准备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这说明他们缺乏健康的情绪和高尚的情操、坚强的意志等方面的教育。 2.整体学历不高。网络技术人才大为中专、大专学历,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很少,有的图书馆没有本科以上学历的技术人员。这表明部分技术人才不是从高等院校毕业后就直接到图书馆工作,而是通过补员、顶替、调动等方法进入图书馆的居多。 3.专业职称较低。在调研的图书馆中,所有馆员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只占在岗人员的2.87%;中级职称人员占在岗人员的18.93%;初级职称人员占在岗人员的34.79%,几乎所有网络技术人员为初级职称。 4.学术氛围不浓。网络技术人员仍只满足于做网络维护等常规工作,而对图书馆网络技术的深层开发、高层次服务研究甚少;对如何积极开展科研活动,促进服务水平的提高考虑不多。这些网络技术人员整天埋头于日常事务,科研能力、学术水平提高不快,很难适应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读者新的服务需求。 5.缺乏综合专业知识。网络技术人才缺乏较高的图书馆学、情报学、信息管理学理论水平,绝大多数未系统地学习过图书情报等知识。这些现象的产生,无疑与图书馆存在重工作、轻培养,遵循“等、靠”的传统的人事制度、依赖上级的人员调配等思想观念有关。 6.缺乏高层次的信息开发人才。虽然高校图书馆也强调做好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但传统图书馆对文献信息的揭示与加工多属于简单的信息处理,深加工的信息产品较为少见。其关键在于缺少高层次的信息开发人才。 二、高校图书馆网络技术人员的素质教育途径 1.高校图书馆网络技术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是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职业道德 一个优秀的图书馆管理员,要有爱岗敬业精神,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使命感,要甘于寂寞,乐于奉献,有为他人做嫁衣的高尚情操。图书馆要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工作人员首先从思想上、观念上充分认识到图书馆工作的重要性。只有提高政治水平和思想觉悟,思想上、行动上才能对自己严格要求,从而激发主人翁精神,强化服务意识,树立爱岗敬业的良好职业道德,发扬无私奉献的工作作风,耐心、热情为读者服务,克服消极因素,调动积极因素,焕发出工作的积极性。 树立读者利益无小事的观念。一切为了读者,尽最大可能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是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宗旨,是高校图书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在馆舍网络设施配备上充分考虑读者的需求,尽可能方便读者,使读者感到舒适和安逸。尊重读者,重视与读者的交流,诚恳地接受读者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强调对读者的个性化服务,根据每个读者的不同借阅要求,提供与之相应的服务。每年利用读书月活动,为读者开展一系列读书和专题讲座活动,营造“阅读经典文献,丰富校园文化”的读书氛围。通过读者在线调查问卷和召开读者座谈会的形式,为读者提供直接在线交流和沟通的平台。 2.加强网络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不断增强服务技能 数字图书馆的网络安全主要包括数字图书馆网络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不因偶然的或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篡改、泄露,确保数字图书馆网络系统能连续正常运行,其最终目的是要达到数字图书馆网络信息处理和传输过程中保持可靠的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和可控性。网络技术人员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了解新信息,熟悉网络技术发展方向。图书馆应积极为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创造条件,根据他们的学历、年龄、职称等结构特点,开展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 (1)结合实际工作需要在岗培训是一种简单实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