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网上课件.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章 事业单位分类一、事业单位的概念 《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411号2004年6月27日)第二条规定: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二、事业单位的特点 (一)国有性; (二)公益性; (三)专业性; (四)资金来源的多样性。1978年至1988年这十年时间,我国经历了一轮事业单位改革,1978年事业单位执行的是国家财政部1966年发布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共同执行同一制度。 1989年到1997年,国家财政部制度的事业行政单位预算会计制度,制度的名词上出现了预算,定为预算会计。 1996年财政部制定发布事业单位财务规则。1996年财政部制定发布事业单位财务规则。 一是各级各类事业单位不再区分全额预算单位、差额预算单位和自收自支预算单位。 二是确认了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11个核算原则。 三是确立了事业单位的会计主体地位。 四是对预算内预算外资金实行统一核算。 五是会计记账方法采用了借贷记账法。 六是报表采用了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1998年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制度改革 ? 在预算管理的方式上,1978年以前,基本实行全额预算管理方式,从78年到88年全额预算、差额预算和自收自支管理,89年到97年以后核定收支、定额或者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余留用预算管理方式。 ? 预算管理方法上,78年到79年是合并预算、实报实销、结余上缴,81年到97年经费包干、结余留用,98年至今定额定向、超支不补、结余留用。 ? 预算编制的资金范围上,78年到97年事业单位预算内资金编制预算,98年以后预算内预算外都编制预算。 ? 预算编制方法上,78年到99年事业经费支出预算,99年以后经费支出预算和项目预算。二、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标准体系 第一层 会计法 预算法 第二层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事业单位财务规则 第三层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行业事业单位财务制度 和 行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中小学 高校 科学 中小学 高校 科学 医院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医院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测绘 地质 文物 文化 建设 测绘 地质勘查 建设 广电 计生 体育 社保基金等10项 农业 物资储备 社保基金等16处理好的四个关系第一是处理好与会计法的关系 第二是处理好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关系 第三是要处理好与财政发展和改革的关系 第四是要处理好与事业单位会计改革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关系第一 处理好与会计法的关系一、会计法第二条规定,会计法适用于我国所有的单位 二、99年修订的会计法第八条规定我国实行统一的会计制度 三、会计法要求所有的单位要如实的反映单位实际发生的业务和事项 四、会计法第四条规定单位负责人要对本单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五、会计法要求各单位建立会计机构、配备会计人员第二 处理好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关系一是指导意见中提出要创新管理体制 二是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 三是建立事业单位绩效考评制度 四是将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细分为两类 五是建立建全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第三 处理好与财政发展和改革的关系2000年以后财政部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改革 一是部门预算的改革 二是国库集中收付 三是收支两条线 四是政府采购 五是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第四 处理好事业单位会计改革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关系“新准则”出台之前,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一是不完整 二是不真实 三是不适应 四是不协调第四章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修订的原则一、统驭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体系 二、服务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三、与新《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相协调,便于事业单位执行 四、强化对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协调性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会计要素的定义与构成与事业单位财务规则是一致 二是适用范围上准则与规则一致 三是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上相一致第五章 事业单位准则修订的过程第一阶段:研究酝酿阶段(2007-2011年) 第二阶段:第一轮公开征求意见阶段(2012年1-2月) 第三阶段:深入研讨、专家论证阶段(2012年3月) 第四阶段:修改完善阶段(2012年4-6月) 第五阶段:进入审定程序、第二轮公开征求意见阶段(2012年7-11月) 第六阶段:部务会议批准发布阶段(2012年12月)第六章 事业单位准则修订的重大变化一、总则 主要变化: 变化之一:扩大了“新准则”统驭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