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烛之武退秦师公开课优秀实用.ppt

发布:2025-02-14约1.28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烛之武退秦师——《左传》《东周列国志》中关于烛之武的句子“须眉尽白,伛偻其身,蹒跚其步”,以致到了朝堂之上,“左右莫不含笑”。——(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言为心声,语见其人

——探究烛之武其言其人通假字

①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矣”)

②共其乏困(共,通“供”)

③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④秦伯说(说,通“悦”)

⑤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

古今异义

①行李之往来(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使者;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义:泛指主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烛之武为何退秦师?烛之武怎样退秦师?烛之武游说的结果如何?预习指导.第一段:交待事件背景及战争形势原因:无礼于晋,贰于楚也伏笔一:秦、郑无利害冲突形势:秦军函陵,晋军氾南说明秦、晋两军来势凶猛伏笔二:秦晋两军分地驻守为烛之武又说秦国提供了机会第一段:秦晋围郑“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唯君图之”——挑拨秦晋两国的关系。3124“秦晋围郑,郑既知之矣”——坦言知亡,避其锐气。“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指出亡郑只对晋国有利。“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至“君亦无所害”——说明舍郑会对秦国有益。第三段:说退秦军01.烛之武可以说是“一人之辩胜于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02.烛之武任何职务?03.(弼马温)三朝老臣,不得升官,须发尽白烛之武其人第二段:临危受命1、面对困难,郑国君臣的表现如何?答案:①佚之狐出谋划策,力荐烛之武;②郑伯从谏如流,情真意切,感动了烛之武;③烛之武面对郑伯的诚意,承担了说退秦师的重任2、文章在写烛之武在使命前先辞后受,有什么作用?答案:①交代了烛之武是一个不被重用的老臣。②委婉地批评了郑伯不能用人,但在关键时刻作为国君,尚能接受规劝,诚肯认错。③点名烛之武深明大义,以国家大局为重,临危受命。也让烛之武的形象有血有肉,文章生动有趣。晋文公面对秦国的是倒戈如何做得?0102如果你是晋文公会这么办?讨论导学案最后一题第四段:迫晋撤兵正面描写:文中的主要人物是烛之武,作者通过他的语言,不管是牢骚,还是说辞,都表现了他不仅能言善辩,而且深明大义、机智勇敢。特别是说秦时的举重若轻、不卑不亢、委婉曲折、步步深入更集中地体现了一位出色的辩臣的形象。侧面烘托:佚之狐的推荐、郑伯的自责,退秦师的事实。12体味人物形象塑造的艺术性以01以其无礼于晋(因为,连词)02敢以烦执事(拿,用,介词)03越国以鄙远(表目的,连词)04焉用亡郑以陪邻?(表目的,连词)05若舍郑以为东道主(把,介词)06虚词整理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