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教学设计.doc

发布:2017-02-27约4.6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教学设计 江门市江海区礼乐中学 张小梅 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文件夹的建立、文件和文件夹的复制、移动。 教学难点:文件和文件夹的复制、移动的几种方法。 教学对象分析 初中学生好奇心重,模仿能力强,喜欢动手尝试,但抽象思维和对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相对较弱。文件夹的建立、文件及文件夹的选定、复制、移动有很强的直观性,学生对这些具体操作较易接受。另外由于各方面因素,学生水平参差不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文件或文件夹的新建、选定、复制、移动操作。 能力目标:以具体的任务为外驱力,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和相互间的协作学习来提高自学、分析、归纳、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利用信息技术的技能去获取知识。 情感目标:学生通过模仿、探究、归纳,用大量的操作实践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培养自主性、协作性的学习行为,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成就感,增强学习兴趣。 教学模式 以“任务驱动”的教学形式。学生的学习过程力求体现自主性、开放性、研究性和实践性。 教学资源 硬件:一个网络教室及相应的网络教室控制软件。学习资源:1、学习目标文档;2、学习指导文档。 教学策略 在教学中应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探索,在任务的驱动下启发、引导学生主动触摸知识,把任务细分,做到步步为营,环环相扣来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 考虑到个体的差异,对较难任务提出不同的要求,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它一方面能培养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另一方面又能发扬学生的个性,培养个体的特长。 教师的“讲、演、问”系列活动应是帮助学生完成具体学习任务的手段之一,还可以通过小组交流、同学互助等形式促进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 七、教学过程: 模式结构设计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复习设疑 引入新课 复习设疑 问题:同学们去查看一下我的文档中的文件?看了之后如何在我的文档中建立自己的文件夹,并将自己的文件放入其中?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明确学习目标: 学会建立自己的文件夹。 学会将文件复制或移动到自己的文件夹中。 教师情景激疑,通过对上节内容的复习及问题将“如何实现对文件和文件夹进行管理和维护?”引入本节内容。 设计意图:采用任务驱动,明确学习目标。 激发兴趣 分组、分层自学 管理文件与文件夹 1、文件夹的新建 请自学这部分教材然后思考: 如何新建文件夹 如何在我的文档中建立以自己姓名和班级命名的文件夹 (3) 创建新的文件夹的作用是什么 巡视观察,要求小组长检查自己的组员的完成情况,并适时指导。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情况布置不同层次的任务,要求学生自主学习,突出以学生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主教学策略。 分组完成任务 以四人为一组,分层自学、相互讨论,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共同解决问题。这样充分发挥小组长的作用,体现协作式学习的优势所在。 归纳总结 对学生的总结给予表扬,同时演示文件夹建立 操作时注意:(1)弄清在哪里新建文件夹。(2)重名名操作前,先选定一种汉字输入法,然后再输入文件夹名字。 设计意图: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学习成果,使同学有一种成功感。 每组的代表演示操作并总结: (1)双击“我的文档”。 (2)单击“文件”菜单 新建 文件夹 (3)输入自己的姓名或班级名,并查看它的内容 (4)创建新的文件夹的作用是:用于存放相应的文件 模式结构设计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承上起下 2、文件及文件夹的选定 同学自学这部分教材,打开我的文档中的文件夹并思考: (1)如何选中单个文件或文件夹? (2)如何选定一组连续或不连续的文件或文件夹? (3)服务器中都有一些好听的音乐文件、动画图片,一些名画,找到它们,并选择自己喜欢的文件? 教师先给一点时间让学生自己尝试完成任务,以比赛的形式进行,看谁做得对且快。教师巡视学生的操作情况,给予指导 认真仔细地自学教材,在计算机上尝试选中连续一组文件及不连续文件。积极寻找Media 文件夹。 找到的同学在欣赏音乐,名画图片并选择自己喜欢的。 归纳总结 请同学总结,对同学的总结给以肯定及表扬,同时演示打开教师机或服务器中相应文件夹,并总结选定方法: (1)选单个对象只需单击文件或文件夹图标。 (2)选择连续文件或文件夹,先单击第一个文件或文件夹,按住SHIFT键不放,再单击最后一个。 (3)选择不连续对象,先单击第一个文件或文件夹,按住CTRL键,再依次选择其他文件。 操作时注意:(1)选择不连续对象的另一种方法:按住CTRL键再单击对象。(2)要取消文件的选定,可单击窗口中任一空白处。 设计意图:在给同学们学习计算机的操作同时,加强与音乐、美术教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