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国环境保护立法问题研究..ppt

发布:2016-12-13约5.54千字共2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国环境保护立法问题研究 主讲人:李爱年 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 (hnsdlan@163.com) 一、环境状况需要加强环境保护立法 二、环境保护立法的现状 三、环境保护立法存在的问题 四、环境保护立法的完善 一、我国的环境状况需要加强环境保护立法 (一)我国的环境问题 1.环境污染形势仍然非常严峻 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 环境污染的总体形势不容乐观 新的污染问题不断出现 2.资源保护不容乐观 从能源方面看 从土地资源看 (二)环境保护法是保护环境的有力手段 环境保护,就是指采取行政、经济、科学技术、宣传教育和法律多方面的措施,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使之更适合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法律手段: __法律的特性所决定(协调性、强制性、稳定性) __国外经验的借鉴 ※ 环境问题就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使环境条件发生不利于人类的变化,以致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给人类带来灾害的现象。在环境科学研究中,一般将环境问题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指由自然原因引起的自然灾害引起的环境问题(第一),另一类是指人为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第二)。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 环境竞争力:苏州最美,东南沿海优势明显,地级城市环境魅力不减。竞争力前10名依次是:苏州、威海、香港、杭州、东莞、厦门、扬州、无锡、大连、绍兴。 城市环境质量:海口最好,东南沿海环境质量高,中部、西部全力赶超。竞争力前10名依次是:海口、长春、天津、合肥、佛山、广州、苏州、珠海、常州、泉州。 城市环境舒适度:香港最佳,地级城市表现突出。竞争力前10名依次是:香港、大连、威海、苏州、中山、嘉兴、烟台、杭州、柳州、南宁。 城市自然环境优美度:深圳东莞名列前茅,旅游名城各领风骚。竞争力前10名依次是:深圳、东莞、威海、绍兴、珠海、北京、香港、昆明、青岛、柳州。 城市人工环境优美度:苏州最优,区位分布特征突出,东南地区最卓著。竞争力前10名依次是:苏州、扬州、杭州、西安、绍兴、无锡、澳门、唐山、惠州、厦门。 《2009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于2009年4月14日在北京发布。 据国家环境保护部监测统计:2005年,全国七大水系的411个地表水监测断面中有27%的断面为劣Ⅴ类水质,全国约1/2的城市市区地下水污染严重,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了“有河皆干、有水皆污”的现象;全国113个重点环保城市的222个饮用水地表水源的平均水质达标率仅为72%,不少地区的水源地呈缩减趋势,有的城市没有备用水源,有近3亿农村人口的饮用水存在安全问题; 2005年全国共发生环境污染事故1406起,其中水污染事故693起,占全部环境污染事故总量的49.2%。 光化学烟雾污染 大气灰霾 湖泊富营养化程度呈迅速增长趋势 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和燃煤电厂脱硫设施“重建设轻管理”,二次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治污设施反倒成为新污染源 危险废物环境安全隐患严重 二、我国环境保护立法的现状 1.《宪法》中有关环境保护法律规范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综合性环境保护基本法(1989年) 3.环境保护单行法 4. 环境保护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 5. 环境保护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6. 环境保护标准 7. 其他部门法中的环境保护法律规范 8. 我国加入的国际环境保护条约中的环境保护规范 1978年,我国颁布了经修改的宪法,宪法11条专门对环境保护作了如下规定:“国家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1979年,我们就颁布和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标志着我国环境保护工作进入法治阶段。 我国已有了一部综合性环境保护基本法——《环境保护法》,6部环境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放射性污染防治法。15部自然资源单行法(森林法、草原法、土地管理法、水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矿产资源法),3部将自然资源和污染防治集于一体的环境保护法律,清洁生产促进法、环境影响评价法、防沙治沙法)制定颁布了50多项环境保护行政法规,近200件环境保护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1600件地方性环境保护法规和政府规章 环境保护法体系的构成 我国宪法对环境保护作了根本性的规定: 规定保护环境和维护生态平衡是国家的一项基本职责(现行宪法第26条的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