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相关.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二)超敏CRP
;(三)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四)血浆纤维蛋白原;(五)同型半胱氨酸;二、心肌损伤标志物;1.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2.乳酸脱氢酶及其同工酶;检测AMI时LD和LD同工酶的应用原则: ;2.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1.心肌肌钙蛋白T(cTnT)
2.心肌肌钙蛋白I
3.肌红蛋白
4.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5.糖原磷酸化酶同工酶BB
6.缺血修饰性清蛋白
;1.心肌肌钙蛋白;;;;;;2.肌红蛋白;;;;3.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心肌缺血/损伤0.5~2h内即可显著升高,6h达峰值,24~36h内恢复正常水平。在早期(胸痛发生6h内)诊断AMI的敏感度等于甚至优于肌红蛋白;4.糖原磷酸化酶同工酶BB;血中GPBB水平在AMI发作:
0.5h后即可显著升高
6~8h达峰值
24~48h恢复正常;5.缺血修饰性清蛋白;IMA的测定原理: ;;;心肌
标志物;三、心力衰竭生物化学检测指标;鉴别CHF患者因素的多重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一)心力衰竭的生化改变 ;;;特点;;A型利钠肽及A型利钠肽原N端肽;四、高血压生物化学检测指标;(二)继发性高血压;(二)继发性高血压;第三节 心血管疾病相关生物化学检测的临床应用;(一)Framingham评分
(二) Reynolds 评分
(三)PROCAM评分
(四)中国ICVD综合危险度评估工具;;;冠心病危险因素中最有价值,可及早预防和治疗 ;二、心肌缺血及损伤标志物检测的临床应用;(一)心肌缺血的标志物;(二)急性心肌损伤标志物应用中的几个问题 ;2.心肌损伤标志物的检测频度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