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001(2).pdf

发布:2024-05-04约2.91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为确保我所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和《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研究生学位授予工

作实施办法》,特制定本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声学所主要从事声学和信号与信息处理研究,特色研究领域包括水声物理与水声

探测技术、环境声学与噪声控制技术、超声学与声学微机电技术、固体声学与深部钻

测技术、生物声学与医疗设备研发技术、通信声学与语音信号处理技术、声学制导与

数字系统集成技术、网络新媒体与高性能网络技术。

声学所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具体要求如下:

(一)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身体健康,有良好的

科研道德,并具有规定的学术水平;

(二)在本学科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熟悉所从事的研究领

域的发展动向,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和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并掌握必要的实

验技能;

(三)能熟练地运用一门外国语;

(四)有健康的体魄。

二、学习年

(一)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学制为3年,一般不得延长。因特殊情况需要延长

者,延长期最长不得超过1年,在学年限最长不超过4年.

(二)硕士生如提前完成了规定的学习课程和学位论文,可申请提前进行论文答

辩,提前毕业,但实际用于论文工作的时间应不少于1.5年。

(三)提前或延迟毕业均需在毕业时间前半年提出申请,并经研究生部批准。

三、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参见当年《招生简章》.

四、培养方式

(一)实行导师或导师小组负责制。由学术水平较高并在研究工作中学术成就显

著的副研究员及以上(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担任导师。制定培养计划、论文

选题、科学研究、撰写论文及学位论文答辩均由导师或导师小组具体负责指导.

(二)学术型硕士研究生采取“两段式”的培养模式,包括课程学习和科研实践

两个阶段。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主要课程于入学后第一学年在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

简称“国科大)完成,从第二学年开始进入声学所参加课题研究工作,并开始进行学

位论文研究工作.

五、培养计划的制定

(一)制定培养计划要根据本培养方案的要求,结合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研究方

向和个人特点,报到后一个月内完成。

(二)制定培养计划要以导师为主,并听取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本人的意见,共同

商定。

(三)培养计划的内容包括:培养目标和要求(指专业方面),研究方向、论文选

题范围、参加科研工作内容、阅读的文献、选学的课程、研究工作和学位论文工作的

进度安排等。

(四)学生须进入国科大培养指导系统,网上填写《研究生培养计划书》,并请

求导师指导,管理部门审核通过。

六、课程设置和要求

课程设置和要求参见《中国科学院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

七、必修环节和学位论文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必修环节包括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中期考核、学术报告及

社会实践,必修环节的总学分数不少于五学分。

(一)开题报告

1、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在集中授课结束后半年内应完成开题报告。开题报告要在

导师的指导下,由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独立完成并进入国科大教育培养指导系统网上填

写《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登记表》,经导师审核同意后,方可进行开题报告。

2、开题报告的内容应包括:选题的科学依据、目的、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

法和实验手段、条件准备和阅读的文献等。

3、开题报告完成后,要由导师及有关专家组成3—5人审查小组,进行审定并

签署意见,考核秘书上网完善《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登记表》,提交研究生部审

核通过。开题报告未通过者,二个月内修改后再次报告。

(二)中期考核

中期考核实行相对标准考核。

1、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应在第五学期在实验室内完成中期报告.中期报告要在导师

的指导下,由其本人独立完成。

2、中期考核报告包括:课程学习情况、科研工作表现、学术论文撰写与发表情

况、学位论文研究工作进展情况、已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和研究内

容等.

3、中期考核是保证学位论文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中期考核须由实验室组成考

核小组进行考核,网上填写《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期考核登记表》,经导师审核同意

后,方可进行考核。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