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干部论文浅谈如何加强采油厂基层干部带队伍能力.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基层干部论文:浅谈如何加强采油厂基层干部带队伍能力
摘要:基层干部是基层单位的中坚和骨干力量,基层干部带队伍能力如何直接影响企业的安全生产和队伍稳定。本文对如何加强采油厂基层干部带队伍能力进行了深入的探索思考。
关键词:基层干部;带队伍;能力
基层单位是采油厂工作的基础,基层干部是基层单位的中坚和骨干力量,基层干部带队伍能力如何直接影响企业的安全生产和队伍稳定。可以这么讲,基层干部带队伍的能力是体现基层干部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因素,也是采油厂持续稳定发展的现实需要。
一、基层干部带队伍能力现状分析
二十多年来,采油厂基层干部在如何带好队伍上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为完成采油厂各个时期的中心任务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基层干部具有很强的执行力,能将执行意识传递到职工中,为职工队伍建设注入“动力”。在实际工作中,广大基层干部紧紧围绕上级的各项政策部署,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和职工群众关注的热点,针对职工群众思想上的疑点和困惑进行疏导教育,当好上级政策的讲解员和职工思想的引导,保证了采油厂各项政策的执行落地,为采油厂各项任务的完成提供坚实的基础。
(二)基层干部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能把创新意识贯穿到具体工作中,为基层队伍建设注入“活力”。广大基层干部在长期的工作中,坚持以创新的理念、用发展的观点对待基层队伍建设,通过拓展思维能力、改善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法,在深入了解本单位实情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对采油厂政策的把握和理解,对基层队伍建设方式、方法进行大胆的创新。
(三)基层干部对热点、难点问题具有较强的预知能力,能利用上级政策较好的处理复杂矛盾,为职工队伍建设注入“稳定剂”。广大基层干部坚持公开、公正、公平原则,对单位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上门解疑释惑,公开、公平、公正的处理热点、难点问题。对每一次处理情况进行事后分析,积累经验,善于察言观色,善于从小事上感知职工心理,增强自身对职工心理状态的把握能力,及时消除矛盾,不形成积怨。
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基层干部通过不断的摸索、磨合,逐步形成了与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职工队伍管理方法,他们以自己良好的政治素质、扎实的工作作风,成为推动基层单位各项生产建设任务完成的中坚力量,在职工群众树立起威信和良好的个人形象,成为群众中的主心骨、带头人。
二、基层干部带队伍中的不足之处
基层干部带队伍能力如何,感触最深的职工,最有资格做评价的也是职工。通过与职工座谈、与基层干部交流,发现基层干部在带队伍方面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基层干部综合素质有待提升。综合素质体现一个干部的政治信念,道德品质,理论素养,工作能力,实践经验,工作作风以及身体素质等等。一是理论水平、知识结构需要改进。基层干部大多从基层班组长、技术员中选拔而来,在成长为队干部的转变中缺少思想政治理论水平的提升和管理知识的学习,导致考虑工作不全面,带队伍被动。二是大局意识不强、驾驭全局的能力有待提高。在具体工作中,不能很好的学习好、吃透好、理解好、把握好、运用好上级的政策;工作中缺少明确的计划和策略,消极被动等待上级的决策指令;制度管人的能力有待提高,不善于运用政策、法律、法规、示范引导、思想宣传等综合手段推动工作,依然采取行政命令等方式,引起职工群众的反感。三是学习主动性不强,创新意识不浓。许多基层干部主观上学习意愿不强、不愿意接受新知识、新观念,认为把本单位的事情处理好就行了,工作上满足于守摊子、过日子,困难面前怨天尤人,工作中被动应付,缺少主动创新、谋求发展的责任心和紧迫感。
(二)基层干部协调、沟通能力有待加强。一是基层干部带队伍中班子协调配合不够。部分基层干部工作作风简单,缺少民主气氛,摆不正自己的位置,队长与指导员沟通不畅、配合不够,甚至相互猜疑,导致基层职工无所适从,深感困惑。还有部分基层干部不具备“复合型”能力,搞生产的只会搞管理,干生产是一把好手,做思想工作或是一推了之或是简单粗鲁,搞政工只会抓党务,结果基层工作“两张皮”,形不成合力。二是与职工沟通不畅、细节问题关注不够。基层干部普遍给人的感觉就是“忙”,忙生产、忙经营、忙安全,疏于与职工的沟通、疏忽队伍管理中的细节问题。基层干部在与职工沟通过程中主要还是采取开会灌输的方式,沟通能力跟不上职工思想变化的速度,对职工的心理缺乏一定的了解,沟通缺少一定的技巧,对一人一事的思想工作做得不够细致。
三、原因分析
对于基层干部在队伍中出现种种不足,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既有历史原因,也有体制上的原因,既有基层干部自身素质的原因,也有职工队伍本身素质的原因,既有内部因素影响也有外部因素的影响。
(一)来自于基层干部的个人素质的影响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