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毒物学6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五.霉菌毒素的分析方法 (2)毒性:主要作用于细胞分裂旺盛的组织器官,抑制这些器官细胞蛋白质和DNA合成。刺激皮肤和黏膜。 (3)临床症状:厌食、呕吐、腹泻、生长停滞、繁殖和神经机能障碍,抵抗力下降。病程后期各种内脏器官广泛出血。皮肤、口腔黏膜、肠道及肝脏组织坏死,口腔黏膜及皮肤脱落并出血。 3.3雪腐镰刀菌烯醇(nivalenol):NIV可引起家禽肌胃糜烂。引起猪拒食、呕吐。 3.4富马菌素(FB-2):又称镰刀菌毒素,主要产毒菌株为串珠镰孢菌。富马菌素表现为全球性污染的趋势。 富马菌毒素中毒的典型症状有马脑白质软化症、猪肺部水肿和家禽的瘁死。 3.5串珠镰刀菌菌素(moniliforme) 3.6二乙酸蔍草镰刀菌烯醇(Diacetoxyscirpenol, DAS, 蛇形毒素) 3.7新茄病镰孢菌烯醇(neosolaniol) 第四节 其它真菌毒素 一.青霉毒素类 1.展青霉素(patulin) :神经毒; 2.桔青霉素(citrinin):肾脏毒; 3.红色青霉毒素(rubratoxin):肝脏毒、肾脏毒; 4.黄绿青霉素(citreoviridin) :神经毒; 5.岛青霉毒素类:肝脏毒; 6.青霉震颤素(penitrem或tremortin) :神经毒; 二.甘薯黑斑病毒素1.概述 甘薯黑斑病是由甘薯长喙壳菌及茄病镰刀菌侵害甘薯所引起的。黑斑病甘薯中主要的毒素为甘薯酮、甘薯醇、甘薯宁等。 甘薯黑斑病毒素耐热,热处理不易破坏。 三.麦角生物碱(ergot alkaloids) 麦角生物碱由子囊菌纲的麦角菌所产生。麦常寄生在黑麦、小麦、大麦及禾本科牧草。 麦角中主要有毒成分为麦角毒碱、麦角胺、麦角新碱。麦角生物碱属神经、血管性毒素。 本章思考题1.霉菌产毒、繁殖合适的环境条件。2.常用的饲料防霉、去毒的措施有哪些?这些方法各有什么利弊?3.试述霉菌毒素的危害特点以及动物霉菌毒素中毒的特点。4.家畜发生黄曲霉毒素中毒的主要临床症状有哪些? 5.赭曲霉毒素对动物的主要有害作用有哪些? 6.常见的单端孢霉毒素有哪些?单端孢霉毒素类对动物的共同的有害作用有哪些? 7.描述在生产中常见的家畜玉米赤霉烯酮中毒的临床症状。8.简述家畜甘薯黑斑病毒素类中毒的表现。 9.生产实践中常见的污染玉米的霉菌毒素有哪些?动物有哪些典型临床症状?10.名词解释:真菌 霉菌 霉菌毒素 活性水 安全水分 课程论文选题1.鱼粉主要存在的卫生学问题及其安全使用2.DDGS在饲料中的使用的营养学及卫生学问题3.饲料中的霉菌毒素对生长肥育猪的影响4.我国的饲料安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5.我国饲料工业中色素使用的安全性问题6.酶制剂在饲料中的使用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7.反刍动物饲料中存在的抗营养因子 第三节 镰刀菌毒素类 镰刀菌毒素是镰刀菌属和个别其它菌属霉菌所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的总称。镰刀菌易侵染田间农作物和贮存的饲料。 镰刀菌毒素和黄曲霉毒素是目前对人畜威胁最大的霉菌毒素。 一.单端孢霉毒素类(Trichothecenes) 1.概述 ?单端孢霉毒素包括约四十余种霉菌毒素; ?产毒菌主要是镰刀菌; ?化学性质稳定,耐热; 2.单端孢霉毒素的共同毒性(1)较强的细胞毒;(2)使白细胞减少,阻碍细胞的蛋白质合成。(3)致呕吐作用:引起动物拒食;(4)对皮肤有强烈刺激性;(5)使动物的免疫机能下降。 3.常见的单端孢霉素类毒素3.1 T-2毒素(T-2 toxin) (1)概述?产毒菌为三线镰刀菌、拟枝孢镰刀菌、梨孢镰刀菌?主要污染饲料:玉米;?在室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左图:被玉米赤霉烯酮污染的玉米 右图:正常玉米 3.2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1)概述:又名呕吐毒素(vomitoxin)。 ?主要产毒菌为禾谷镰刀菌; ?广泛地存在于温热地区的饲料中; (2)中毒的临床症状:一般表现为厌食、恶心、呕吐、腹泻,影响免疫和繁殖机能。动物对DON的敏感性:猪≥牛羊≥家禽。 二.玉米赤霉烯酮(F-2毒素,Zearalenone, ZEN )1. 概述?产毒菌:谷禾镰刀菌、粉红镰刀菌、串珠镰刀菌?主要寄生植物是玉米;?玉米赤霉烯酮是一类化合物; 2.毒性及临床症状 ZEN 具有雌激素作用,使畜禽发生雌激素亢进症,对生殖系统的影响最大,猪最敏感。 雌性动物:乳腺肿胀,阴户和阴道水肿,阴道和直肠脱垂,子宫卵巢萎缩,窝产仔数减少,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