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安徽省江南十校2016届高三上学期摸底联考生物试卷讲课.doc

发布:2017-05-04约6.37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江南十校2016届新高三摸底联考卷 生 物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摄符合题目要求的) 1.观察下面细胞的结构模式图,其中叙述正确的是 ( ) A.如果该图是青菜根尖细胞模式图,则一定不具有的结构是3、4 B.该细胞和颤藻都拥有叶绿体和核糖体 C.2和4之间的液体为细胞液 D.细胞结构9含有的磷元素远高于7 2.下列有关酵母菌和乳酸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葡萄糖进入酵母菌和乳酸菌的速率最大值均受载体数量的限制 B.在生态系统中,酵母菌和乳酸菌都属于消费者 C.乳酸菌中的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有关 D.酵母菌中的染色体被彻底水解得到的产物是氨基酸、核苷酸 3.下面相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蓝藻细胞具有细胞核且DNA分子呈环状 B.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具有物质运输的作用 C.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成分的更新 D.细胞核是mRNA合成和加工的场所 4.某学习小组为了探究氧气对酵母菌发酵的影响,特设计了甲乙两组实验,甲组中保留一定量的氧 气,乙组中没有氧气.底物均为葡萄糖,其余条件相同且适宜。实验过程中每小时测定一次两组 中氧气和酒精的物质的量,记录数据并绘成下图。据此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在实验结束时甲、乙两发酵罐中产生的二氧化碳量之比为6:5 B.甲、乙两发酵罐分别在第5小时和第6小时无氧呼吸速率最快 C.统计甲发酵罐中酵母菌数量应采用标志重捕法 D.该实验证明向葡萄糖溶液中通人一定量的氧气可以提高酒精的产量 5.下面关于酶和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同一种酶不可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 B.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反应的底物 C.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可用于细胞内的放能反应 D.细胞质中消耗的ATP均来源于线粒体和叶绿体 6.下面相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同一个体的小肠上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所含基因相同 B.某细胞中存在血红蛋白能说明其已经发生分化 C.玉米种子萌发长成新植株过程,发生了细胞分化且能体现细胞全能性 D.小麦花粉经离体培养发育成单倍体植株过程,发生了细胞分化且能体现细胞全能性 7. 下面关于对遗传物质化学本质的探索的经典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有几项 ( ) ①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②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 ③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④32P、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分别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⑤噬菌体能利用宿主菌DNA为模板合成子代噬菌体的核酸 ⑥用35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中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 A.1 B.2 C.3 D.4 8.某基因型为DdEeHh的雌性动物(三对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在 四分体时期,一对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上含D、d基因的部位发生了交叉互换。该细 胞以后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产生的卵细胞类型有 ( ) A.l种 B.2种 C.4种 D.8种 9.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六倍体普通小麦的配子发育成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称为三倍体 B.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植株后得到的一定是纯合子 c.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因是抑制着丝点断裂 D.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一部分片段,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10.下图表示某真核生物细胞内的翻译过程,有关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合成的产物本质为蛋白质,其需要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 B-图中核糖体从右向左移动,多个核糖体共同作用合成一条多肽链,保 证了高效性 C.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在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上不同的肽链 D.若合成某条肽链时脱去了98个分子的水,则该肽链中至少含有100 个O原子 11.洋葱根尖细胞在含¨N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基中培养.代,然后全部转移到不 含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当细胞分裂至中期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