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TD-LTE无线网络规划指导意见(第一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2.09
TD-LTE网络定位
四网协同总体目标是打造具有覆盖广、覆盖深、质量高、速率高的世界一流无线网。推进四网协同发展、实现网络效益最大化。
根据四网协同总体目标,TD-LTE网络定位为:TD-LTE是中国移动无线蜂窝网络的未来,未来主要承载高带宽高质量的无线宽带业务。
无线网络规划原则
围绕数据热点,集中资源,做深做优,打造精品网络;
与竞争对手WCDMA网络相比较;
宏基站同步规划F频段组网和D频段组网两套方案;
采用 “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具体建设周期根据集团公司批复情况、工程建设能力进行部署。
数据业务热点分析
实现主要数据热点区域室外成片连续覆盖及重要楼宇的室内有效覆盖。
覆盖区选取方法
面向数据业务需求进行覆盖,宏基站覆盖区域要结合数据业务密度情况进行分析确定,数据业务统计要包括GSM网络、TD-SCDMA网络的流量,判定方法如下:
1、数据业务热点区域的定义
假定各小区的数据业务密度记为Di,全网平均数据业务密度为D;
若(Di/D)≥2,则该小区为1级热点小区;
若2(Di/D)≥1.5,则该小区为2级热点小区;
若1.5(Di/D)≥1,则该小区为3级热点小区;
若1(Di/D)≥0.5,则该小区为4级热点小区;
若Di/D0.5,则该小区为非热点小区。
原则上对4级热点以上(含4级)的小区需实现TD-LTE的覆盖。
2、物业热点级别定义
将各物业点按照周平均最忙时数据流量(含GSM、TD)均值Qi由高到低进行排序:
前5%的物业点为1级热点物业点;
前5%~10%的物业点为2级热点物业点;
前10%~20%的物业点为3级热点物业点;
前20%~30%的物业点为4级热点物业点;
其物业点为非热点物业点。
3、室内外数据业务热点定义
室外2G日话务量、数据业务等效话务量超过300Erl或日数据流量大于300MB的2G小区为热点小区,用于热点有效覆盖的基站,应在热点小区中优先建设。
室内数据业务热点应在室外数据业务热点区域内选择。忙时数据流量大于30MB的2G物业点为室内数据业务热点,用于热点有效覆盖的基站,应在热点物业点中优先建设。
无线网指标
2、数据业务热点区域室内有效覆盖指标:在建设有室内分布系统的室内目标覆盖区域内公共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105dBm且 RS-SINR ≥6dB的概率达到95%。目标覆盖区域内公共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 ≥-95dBm且公共参考信号信干噪比 RS-SINR ≥9dB的概率达到95%。
边缘用户速率
邻小区50%负载情况下:
F频段网络小区边缘单用户上下行速率达到256kbps/4Mbps,单小区上下行平均吞吐量达到4Mbps/22Mbps;(业务子帧配置1:3,特殊子帧配比3:9:2);
D频段网络小区边缘单用户上下行速率达到512kbps/4Mbps,单小区上下行平均吞吐量达到8Mbps/20Mbps(业务子帧配置2:2,特殊子帧配比10:2:2);
TD-LTE室内外采用异频组网,5用户均匀分布,子帧配比1:3(10:2:2)情况下,室内分布系统边缘用户上下行速率256kbps/2.8Mbps,子帧配比2:2(10:2:2)情况下,室内分布系统边缘用户上下行速率512kbps/2Mbps。
256kbps/3.5Mbps(子帧配比1:3)和512kbps/2.5Mbps(子帧配比2:2)。块差错率目标值(BLER Target)
数据业务为10%。
室内覆盖信号应尽可能少地泄漏到室外,要求室外10米处应满足RSRP≤110dBm或室内小区外泄的RSRP比室外主小区RSRP低10dB(当建筑物距离道路不足10米时,以道路靠建筑一侧作为参考点)。基站建设方案
宏基站
载波配置原则
宏基站采用定向站配置,站型主要配置为S111,单载波带宽20MHz。
站址布局原则
满足覆盖和容量要求:
参考链路预算的计算值,充分考虑基站的有效覆盖范围,使系统满足覆盖目标的要求,充分保证重要区域和用户密集区的覆盖。在进行站点选择时应进行需求预测,将基站设置在真正有数据业务需求的地区。
满足网络结构要求:
基站站址在目标覆盖区内尽可能平均分布,尽量符合蜂窝网络结构的要求,一般要求基站站址分布与标准蜂窝结构的偏差应小于站间距的1/4。在具体落实的时候注意以下一些方面:在不影响基站布局的情况下,视具体情况尽量选择现有设施,以减少建设成本和周期;在市区楼群中选址时,可巧妙利用建筑物的高度,实现网络层次结构的划分;
市区边缘或郊区的海拔很高的山峰 (与市区海拔高度相差 100 米以上),一般不考虑作为站址,一是为便于控制覆盖范围和干扰,二也是为了减少工程建设和后期维护的难度;
避免将小区边缘设置在用户密集区,良好的覆盖是有且仅有一个主力覆盖小区。
根据TD-LT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