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无线网络规划优指导.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目 录
概述 4
1. TD新站入网工作原则与工作目标 5
2. 频点与扰码 5
1.2.1 频点分配 6
1.2.2 扰码规划 6
1.2.3 时隙码道配置 6
3. 邻区与切换 8
1.3.1 邻区配置 8
1.3.2 切换优化 9
4. 23G互操作 9
1.4.1 23G网络结构 9
1.4.2 23G邻区 9
1.4.3 23G重选 10
1.4.4 23G切换 11
1.4.5 23G互操作指标技术应用 11
5. 数据优化业务 12
1.5.1 并发用户数优化 12
1.5.2 小区吞吐量优化 13
1.5.3 HSUPA优化 14
6. 室分系统优化 15
1.6.1 设计要求 15
1.6.2 验收要求 16
7. 接入性优化 17
1.7.1 覆盖优化 17
1.7.2 接入优化 18
8. 保持性优化 19
9. 完整性优化 19
1.9.1 多小区联合检测 19
1.9.2 动态UpPCH?Shifting 20
1.9.3 基于质量切换技术 20
概述
近期总部下发了《2012年网络工作会报告》明确指出工作目标“一个必须,三个极致:必须实现GSM网络质量领先,巩固当前的立身之本,并在力所能及范围内,将流量管理做到极致,互联网内容做到极致,四网协调管理做到极致,锻造我们可持续发展之基”
另外,总部给我省制定了重点工作和基本要求。
治理“高切换、弱覆盖”小区:
高切换优化:在采用更多驻留TD网络的23G互操作前提下,优化频繁23G互操作小区,改善呼叫切换比大12以上;
弱覆盖优化:完善主城区TD深度覆盖与连续覆盖,整改弱覆盖室分小区,主城区TD站间距不应大于GSM,弱覆盖与质差小区占比不超过5%,主城区道路测试TD时长不低于95%。
推动新技术应用,完善TD网络优化手段:
网优手段完善:推动TD MR的开启与优化分析,5月底前,省会、计划单列会、沿海发达城市必须100%开启MR;
新技术应用:推动上行质量切换、多小区联合检测、智能动态信道分配等干扰抑制技术的推广,缩短23G重选时延,降低TD网内干扰。
加强TD/2G联合分析,提升TD网络业务承载能力;
对2G业务热点区域尤其是2G满配小区要分析数据流量分布,业务使用、终端类型、用户习惯,提出TD的建设需求,并有针对性进行23G联合优化,有效支撑GSM业务分流。
TD网络要在进一步提升质量的基础上,通过实施更易驻留TD网络的参数设置策略,做到TD网络“先进后出”。通过加强热点区域连续覆盖,同时在确保TD质量的前提下,优化调整23G切换/重选参数,增强广播信道功率,扩大TD网络覆盖范围,TD网络利用率得到明显提升,促进TD“质”、“量”共同提升。
TD新站入网工作原则与工作目标
(一)TD新站入网原则
TD新站应加强城区覆盖补盲,进一步完善业务热点区域的连续覆盖和深度覆盖。TD新站应有序入网,避免新站入网对TD网络质量产生冲击。
为了减少工程建设对现网质量影响,在基站调测、单站测试、工程优化期间,新开通站点应开启CellBar功能。工程优化后(OMC数据配置完成后一周内),关闭CellBar功能,激活小区,基站状态设置为运营,不能设置为调测状态。
新开通基站应同时完成TD网内与23G优化联合优化,严把TD工程验收关,工程验收完毕后,方可正式入网使用。
基站经纬度核查
将TD系统内部GPS位置与基站工程参数进行校对,对经纬度偏差大于100米的小区进行核查,确定是存在位置偏差,还是远端拉远小区。
天线参数核查
完成智能天线的波束赋形权值参数设置,权值参数设置应与实际安装的天线型号相匹配;
驻波比等指标抽查
新站开通前,要对驻波比等重要指标进行检测,不达标的基站不得验收入网,应进行及时整改,验收合格后方可加载业务。
小区基础信息平台管理
TD室内外小区基础信息应纳入网优平台统一管理,建立完善的TD基础信息管理制度,确保平台数据与实际网络参数一致。
(二)TD新站入网目标
新站建设目标
应完成邻区优化、切换参数优化等工程优化内容,新站现场测试以及网管性能统计指标应符合新站入网标准,实现100%新站规范入网;
小区基础信息同步更新制度
实现100%新站规范入网,同时建立完善的基础信息。
频点与扰码
频点分配
目前使用,具体如下:
场景 室内 室外 频点号 F1 F2 F3 F4 F5 F6 F7 F8 F9 10055 10063 10071 10080 10088 10096 10104 10112 10120 中心频点(MHz) 2011 2012.6 2014.2 2016 2017.6 2019.2 2020.8 2022.4 2024 备注 中兴区域HSDPA频点建议优先使用F5,F6,诺西区域HSDPA频点建议优先使用F8,F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