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壳加工工序尺寸的方法.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表殼加工工序尺寸檢查方法:
一般的尺寸檢查方法已經在本教材的測量工具的篇章中做過詳細說明,在此不再一一說明。本篇章著重介紹在測量尺寸過程中的几個專業朮語的含義:
(在本教材中常用的計量單位為:mm 和 c ﹔換算公式:1mm=100c,mm的中文叫毫米,c的中文叫絲)
平行度:(俗稱不平,鑽床俗稱打飛機)
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平面是否平行,如表殼中的面平和底平﹔
測量方法為:固定其中一個平面在水平台上,用高度表測量另一個平面上的3個以上的點的高度,其高度之間的差距在0.03mm內為合格品﹔
同心度:(俗稱偏心)
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平行圓的圓心是否同軸,即是否在同一個中垂線上,如表殼中的玻璃位、內映位、絲孔位、膠圈位﹔(如以下草圖,a為玻璃位﹔b為內映位﹔c為絲孔位﹔d為膠圈位)
a
b
A面 C面
B點 c D點
d
測量方法為:如需測量出a圓和b圓是否同心,方法為用卡尺測量出同一方向的D點到A面的距離和B點到C面的距離,兩者的距離差距在0.03mm以內,為合格品﹔
3、不圓度:(俗稱鵝蛋)
指同一圓的形狀為橢圓形﹔
測量方法為:用卡尺測量出圓的不同方向的距離,距離差距在0.03mm以內,為合格品﹔
4.3、表殼外觀檢查名詞朮語及基本要求:
外觀檢查的基本要求:
檢查時只能用裸眼,不能使用顯微鏡和放大鏡﹔
在燈光下視距約30cm檢查﹔
整個檢查過程在45秒完成﹔
表殼外觀檢查名詞朮語:
花崩:一般出現在表殼邊沿,因碰撞、飛刀等外界因素導致崩缺一小塊,俗稱“花崩”﹔
划痕:一般出現在表殼表面,因磨擦等外界因素導致傷痕,俗稱“划痕”﹔
凹痕:一般出現在表殼表面,因外力碰撞因素導致一小凹坑,俗稱“凹痕”﹔
雜質:一般出現在表殼材質內部,有其他雜物俗稱“雜質”﹔
披鋒:一般出現在表殼邊沿,在加工過程中殘留下的材料,俗稱“披鋒”﹔
色漬:一般出現在表殼表面,有其他如水漬般的色塊,俗稱“色漬”﹔
外觀檢查標准由本廠品質部門和客戶達成共識后出台<<出貨外觀檢查標准>>書,形成品質文件,供相關部門使用。
5 表殼加工設備、輔料、加工工序操作方法、
工夾治具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切削工序:
沖床:
常用加工動作: 落料、拉深、成形、打匙眼
常用工夾治具: 模具、板手、六角匙、
量 具: 卡尺、底座百分表、匙眼偏心表
常用輔料名稱:潤滑油
作
業
程
序 1. 領取工藝圖紙及待加工板料,整理工作場地,將常用工具和量具放在易見、易於操作之處。
2. 熟悉工藝圖紙要求,檢查模具是否完好。
3. 檢查設備運轉是否運行正常,注意潤滑機器,檢查安全裝置是否正確。
4. 裝好上、下工模沖試工件。
5. 交首檢QC5PCS認可後開始生産。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