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1600回风石门规程.doc

发布:2017-03-22约字共2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大方县百纳大湾子煤矿 掘 进 作 业 规 程 工 程 名 称: +1600回风石门 施 工 单 位: 掘进三队 编 制: 涂珍源 审 校: 王明强 施 工 负 责 人: 张承文 矿 长: 胡灵元 编 制 时 间:2006年07月26日 目 录 第一章 工程概况 第二章 地质说明书 第三章 施工工艺及方法 第四章 掘进 第五章 劳动力组织、循环作业图表及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第六章 通风、瓦斯、煤尘和防灭火 第七章 自救系统 第八章 运输系统 第九章 供电系统 第十章 照明、通讯系统 第十一章 过老巷、老空、断层及巷道贯通的安全措施 第十二章 安全技术措施 第十三章 避灾路线 第一章 工 程 概 况 一、主要工程概况 +1600水平回风石门沿310度方位穿越煤系地层及、m3、m2、m1等煤层掘进,主要作为矿井+1600水平回风之用,掘进断面10.46m2,净断面9.64m2,预计长100m。该巷到采用锚网喷半园拱形支护,具体见平面图。 1、+1600水平回风石门 为直墙半圆拱巷道,锚网喷支护结构,具体参数如下: 该段长度100m左右、开挖断面S掘=8.56m2、S净=7.8m2,采用L=2.0m、φ20mm、排间距1000mm×1000mm布置的树脂锚杆和φ6.5mm、网格间距100mm×100mm钢筋网及C20、d=100mm喷射混凝土支护,基础深度水沟一侧h=300mm、无水沟一侧h=0mm。 2、+1600水平回风石门甩车道岔口 从风井井筒65m位置开始扩大开挖,采用锚网+锚索+喷射混凝土支护结构,锚杆间排距1000mm×1000mm、锚索间距2500mm×2500mm、每排布置三根、长6.0m、分别按照垂直于巷道拱顶和与拱顶呈45°角度布置,喷射砼厚度150mm、其他支护结构与井筒锚网支护结构参数相同;见 附图1 +1600水平甩车道断面设计图 附图2 +1600回风石门断面图 二、施工准备工作 开工前先建好施工所需要的压风、运输、通风、供电等系统并准备好施工机械及材料后方可开工。 第二章 地质说明书 一、工程名称: +1600m回风石门及甩车道 二、工程位置:本工程位于井田中央南面 ,回风井以西23米处,沿310度方位穿层掘进,主要作为+1600水平回风之用。预计总工程量长100m。 三、周围开采情况:本工程南西翼为副斜井下山;东为风井;其余无开采活动;但存在煤层浅部开采老窑。 估计老窑及小窑从地表向下开采深度30--40m左右,对应地表也有塌陷,对回风斜井施工有直接影响,据调查原来在回风斜井范围上部有小煤窑分布,对施工有较大影响。 四、地面地形、建筑物 本工程对应地表为高山缓坡地形,冲沟发育,并有小量水渗出,但无重要建筑物。 五、巷道顶底板情况: 本工程巷道沿310度方位穿越煤系地层掘进,其顶底板:主要为灰—浅灰色泥质粉砂岩夹细砂岩,含菱铁矿簿层和灰黑色粉砂质泥岩及煤层等。局部夹灰—深灰色泥岩夹粉砂岩条带及菱铁矿结核,遇水后易软化。 六、地质构造 1、区域构造 本工程范围地质构造简单,无大的构造影响,但处于褶曲附近小构造及节理裂隙发育,构造主要以与褶皱方向平行的一系列斜交断层和横断层比较发育。所以施工期间必须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加强顶板和支护管理工作,确保安全生产。 2、井筒构造. 呈北西向310°倾斜的单斜构造,倾角30°—45°,有小褶曲和断裂派生; 七、 瓦斯、煤层、自燃及地温 穿越煤系地层为上二迭统宣威组,可采煤层共4—5层,总煤厚15m左右。分别为M1、M2、M3、M4、M5号。本工程井筒将要揭穿整个煤系;本矿未进行瓦斯测定和煤尘及自然发火倾向鉴定,根据周围矿井开采情况看,周围矿井为高瓦斯矿井,煤层为自燃和不易自燃煤层,煤尘无爆炸性。但随着深度的增加,本矿井按高瓦斯矿井组织施工,施工期间必须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加强通风、瓦斯、防尘及防灭火管理工作,确保安全生产。 预计煤层瓦斯相对涌出量高达15.56—17.83m3/t,一般在10m3/t左右,施工期间必须作好防治煤与瓦斯突出工作,确保施工安全。 沼气梯度:不详 地温梯度:不详 七、 水文地质 本工程范围水文地质简单,顶上无强含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