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偏瘫患者步行功能再训练.doc

发布:2018-10-11约小于1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室内步行,平衡能力达到2级,室外步行,平衡能力必须3级以上。下肢主要的伸肌如股四头肌,臀大肌等肌力必须在3级以上,才能保证另一条腿完成向前摆动的动作。 另外,如果要达到实用性步行,我们还要考虑患者步行是否安全,相对省力,足够的速度,外观要自然,尽可能不使用手杖,还能自动行走 想要恢复基本正常的步行,我们就得了解步行时存在的问题并训练相关的动作,首先我们来看支撑期存在的问题, 1.由于伸肌痉挛并且丧失选择性运动模式,患者不能将重心前移。患者担心向前跌倒,维持靠后的位置更觉得安全。重心不能向患侧转移,患者的重心通常位于重力线的后方,此时迈步必须主动提腿和放下足,重心不向前转移,就不会产生自然的钟摆样动作。 膝关节过伸或者过屈? 患者不能主动选择性伸髋,重心不能前移至偏瘫腿上,健腿向前迈步时,患侧髋部会向后运动,此时会导致膝过伸;小腿肌肉张力过高,使患足蹬地时,胫骨向后移动,导致膝过伸;患者存在感觉障碍,膝关节轻微屈曲时感受到的关节位置信息很少,必须通过锁住膝关节才能感知到膝关节已伸直,这个也会导致患者采取过伸状态。 膝关节以屈曲共同运动模式向前迈步,导致膝关节在摆动期末端没有伸直,此时步长将明显缩短,步行速度也会降低,能量消耗会增大。 屈髋,一般发生在支撑相中后期,此时的屈髋肌要比伸髋肌活跃 髋关节外旋?躯干和髋区的运动向脚的方向传递,许多患者不能充分稳定躯干,致使产生侧屈和过度旋转。 支撑相过短,健腿迈步短又快,可能是为了避免患腿单独站立及维持平衡 摆动相存在的问题: 屈髋无力,身体代偿? 健腿向前迈一步,患腿髋关节处于后伸状态,患腿的伸肌群张力升高,导致伸肌痉挛。屈髋肌无力,患者代偿性上提骨盆,使脚离地。 足下垂、内翻导致触地异常 胫骨前肌在伸趾长肌和伸踇长肌的协助下背屈踝关节,如果胫前肌无力产生足下垂,如果在摆动中期胫前肌本该不收缩,如果持续收缩,又会产生足内翻。 屈膝无力导致过度屈髋 在支撑末期,膝被动的屈曲30度开始摆动,在摆过支撑腿时,膝关节进一步屈曲至60度左右。患者一般不能在摆动期开始时放松膝关节,导致屈膝困难 划圈步态 患者下肢伸肌痉挛,髋膝踝屈曲困难,导致上提患侧骨盆,伸直的腿通过划圈迈步向前。 安全、不费力的站起和坐下是功能性步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际治疗中有两种常见情况,第1点是患者不能把重心充分前移超过脚,第2种是患者不对称站起,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