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网施工要求.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接触网技术简介
1 适用范围
适用于客专路基工程接触网支柱基础施工。
2 作业准备
2.1 内业技术准备
(1)作业指导书编制完成后,应在施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阅读、审核图纸,学习实施性
施工组织设计,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
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作业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 )图纸及验收标准采用:
《铁路综合接地系统》(通号(2009 )9301 );
《通信、信号、防灾、电力、供电土建工程预留接口图》;
《杭长客运专线站前接口工程施工图技术交底》;
《高速铁路信号工程质量验收标准》(TB10756-2010 );
《铁路综合接地系统测量方法》(TB/T3233-2010 )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 】241 号);
《轨道交通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1-2010 );
2.2 外业技术准备
施工作业人员进场,并准备好相关施工设备和物资。
3 技术要求
施工过程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验标上的相关要求组织施工,在大面积施工前,选择一段具有
代表性的路基进行工艺试验,确定相关工艺参数,并报监理单位确认。
4 工艺流程
- 1 -
5 施工要求
5.1 施工准备
在路基基床施工完成并检验合格后,清理平整出施工场地,并尽量减少对路基基床的破坏。
5.2 测量放样
采用全站仪进行放样。按照轨道交通技术复核后的测量资料测量放线,定出控制轴线,钉木
桩标出接触网立柱中心位置,在距离接触网基础边缘1.5m 处设置护桩,注意在埋设护桩时必须
用水泥砂浆(或砼)包裹,并标识明确,钻机就位前认真核对桩位。
- 2 -
5.3 钻机就位
护桩设置完成之后,钻机就位,就位后检查钻机钻头中心位置距离中心线偏差是否控制在(0,
+20)mm,保证接触网基础不要侵线。
5.4 钻孔至设计深度
按照设计要求桩基需采用无水成孔工艺,故采用小型螺旋钻机配合人工进行开挖,钻到设计
高程后,根据控制轴线和接触网基础中心位置,在路肩上拉线定出距路肩标高以下1m 的正方形
(0.7m ×0.7m )四条边线,自上而下采用人工用风镐修整成正方体。
5.5 检孔、清孔
开挖完成后及时将孔底虚渣掏出。在孔桩四周铺设彩条布,用于钻孔渣土的临时堆放,避免
渣土污染路基基床顶面级配碎石,堆放的渣土应及时用自卸车运输出施工场地,防止污染环境。
注意挖孔过程中,不必将孔壁修成光面,要使孔壁稍有凹凸不平,以增加桩的摩擦力。
成孔后按照设计桩基础尺寸采用测绳检查孔深,同时检查桩底沉渣。不符合设计要求的要及
时用旋挖钻机或者人工处理至合格。
经过成孔检查后,应填好桩孔施工记录,再移走钻机到下一桩位。然后盖好孔口盖板,并要
防止在盖板上行车或走人。
- 3 -
5.6 吊装钢筋笼
A 、钢筋笼制作
钢筋笼在钢筋加工厂集中制作,自卸汽车运到现场。制作钢筋笼时,对钢筋的调直、除锈、
截断、弯折与焊接均按设计图纸和技术规范要求进行。钢筋笼的主筋尽量为整根,需要接长时,
应采用双面搭接焊,双面搭接焊接的长度不小于 5d,末端不设弯钩,不得采用绑扎接头。成品
钢筋笼保证其顺直、尺寸准确,其直径、主筋间距、箍筋间距及加强箍筋间距施工误差,均不大
于20mm 。钢筋制作必须严格按设计图纸施工,其钢筋规格、数量、尺寸必须满足设计图纸要求。
钢筋笼上、下车及运输过程中防止碰撞,保证运到现场的钢筋笼结构尺寸满足设计图纸尺寸。
B、钢筋笼安装
钢筋笼吊装前应先绑好同强度混凝土垫块。
垫块以保证钢筋笼外砼保护层的厚度不小于50mm;钢筋笼吊装之前,先对钻孔进行检测。
吊放钢筋笼时,要对准孔位,吊直扶稳,缓慢下沉,避免碰撞孔壁。
钢筋笼底部保护层厚度为 10cm,钢筋笼放到设计位置时,采用2 根 10 个盘条,长度均为
1m,一端焊接在桩身主筋上,另一端做成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