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104室内采暖管道.doc

发布:2017-06-09约7千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04-2004 室内采暖管道安装工艺标准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饱和蒸汽压力不大于0.7MPa热水温度不超过130℃的室内采暖管道安装工程。 1 施工准备 1.1 材料及机具 1.1.1 管材:焊接钢管、无缝钢管。管材不得有弯曲、锈蚀、重皮及凹凸不平现象。管材应有产品质量证明书。 1.1.2 管件:无偏扣、断丝或角度不准等缺陷。 1.1.3 阀门:阀门的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阀体表面光洁、无裂纹、开关灵活严密、填料密封完好无渗漏,应有产品质量证明书。 1.1.4 附属装置:减压器、疏水器、过滤器、补偿器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有产品质量证明书和产品说明书。 1.1.5 其它材料:型钢、圆钢、管卡子、螺栓、螺母、油麻、衬垫、焊条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1.1.6 主要机具: 机械:套丝机、砂轮锯、台钻、电锤、手电钻、电动试压泵等。 工具:套丝板、压力案、管钳、手锤、手锯、煨弯器、手压泵、台虎钳、电气焊工具、活扳手、倒链等。 其它:水平尺、钢卷尺、线坠、小线、压力表、錾子等。 1.2 作业条件 1.2.1干管安装:位于地沟内干管,应在地沟内杂物清理干净、支(托)吊架安装完毕,未盖沟盖板前进行安装。位于楼板下及顶层的干管,应在结构封顶后,管支(托)吊架安装稳固后进行安装。 1.2.2 立管安装:立管安装必须在确定地面标高后进行。 1.2.3 支管安装:支管安装必须在墙面抹灰完毕及散热器就位后进行。 2 操作工艺 2.1 工艺流程 安装准备→干管安装→附属装置安装→立管安装 →支 管 安 装→试压冲洗→防腐保温→运行调试→交工验收 2.2 安装准备 2.2.1 认真熟悉图纸,配合土建施工进度,及时插入并认真、准确地配合土建预留槽洞及安装预埋件。 2.2.2 按设计图纸画出管路的位置、管径、变径、预留口、坡向、卡架等施工草图,包括导管起点,末端和拐弯、节点、预留口、坐标位置等。 2.3 干管安装 2.3.1 按照施工草图,进行管段的加工预制,并经核对无误后按环路分组编号,码放整齐。 2.3.2 安装托架上的管道时,先把管就位在托架上,从第一节管开始依次安装好U形卡,坚固螺栓。吊卡安装时,先把吊杆按坡向、顺序依次穿在型钢上,吊环按间距位置套在管上,再把管抬起穿上螺栓,拧上螺母,将管固定。 2.3.3 干管安装应从进户或分支路点开始,装管前要检查管腔并清理干净。 2.3.4 分路阀门离分路点不宜过远,如分路处是系统的最低点,必须在分路阀门前加泄水丝堵。排气管应引到盥洗间、卫生间的污水池(槽)内等处,如排出室外,排出口要加弯头垂直向下排气。排出口离开室外墙面300㎜以上。 2.3.5 钢管的连接,管径小于或等于32mm,应采用螺纹连接。丝接头处应涂好铅油缠好麻,一人在未端扶平管道,一人在接口处把管平稳固定对准丝扣,慢慢转动入扣,用管钳转动管至松紧适度,要求丝扣外露2~3扣,并清掉麻头。按此方法依次安装。 2.3.6 管径大于32mm,采用焊接。先把管子选好调直,清理干净管腔。安装时从第一节开始,把管就位把正,对准连接管口,找直后用气焊点焊固定(管径≤50mm以下点2点,管径≥70mm以上点3点),然后施焊。焊完后应保证管道正直。 2.3.7 管道穿过伸缩缝或过沟处,必须先穿好套管。 2.3.8 主管与导管连接的分支处应采用羊角弯。羊角弯可用R=3.5 D外的热煨弯头或R=4D外的冷煨弯头组装。羊角弯一侧的两个90°弯头宜用整根管热煨而成,具体作法见图2.3.8。羊角弯接合部位的口径必须与主管口径一致,管道变径不得在羊角弯上,变径管边缘应离开弯管的起点3倍的大管外径距离。 2.3.9 管道水平安装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未注明时,热水采暖及汽水同向流动的蒸汽管道和凝结水管道,应采用i=0.003的坡度;汽水逆向流动的蒸汽管道坡度应加大到i=0.005 ~ 0.01。 2.3.10 干管变径应采用偏心变径管,蒸汽干管应底平偏心连接,热水干管应顶平偏心连接,凝结水管的变径为同心。变径长度要求: 1 两管管径相差不超过小管径的15%,可将大管端部直接缩小,与小管对口焊接,变径长度应不小于大管外径。 2 如果两管管径差大于小管径的15%,应将大管端部抽条加工成变径管,变径长度应是5~7倍的大小管径之差,即: L=5~7(D大– D小) 2.3.11干管中心距墙表面距离应为100 ~ 150mm。 2.3.12 管道安装完,应检查复核坐标、标高、预留口位置、管道变径及坡度是否正确。调整合格后填堵过墙管洞口,将预留口处加装临时管堵。 2.4 附属装置安装 2.4.1 方型补偿器安装 1 方型补偿器在安装前,应检查补偿器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补偿器的三个臂是否在一个水平上。安装时用水平尺检查,调整支架,使方型补偿器位置、标高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