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篇 明挖区间.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五篇 明挖区间施工
第29章 明挖区间施工准备
29.1临时道路及便桥的施工
29.1.1施工临时道路
施工用临时道路分为施工现场临时道路和社会交通引导用临时道路。
施工现场临时道路主要解决场区内供料、施工车辆及内部职工的交通问题,设计道路宽6m,结构为300mm厚3:7灰土底基层;150mm厚C25混凝土路面。如图表29.1-2【施工临时道路断面图】所示。
施工方法如下:
①临时路边线测量放线并人工整平,采用12T压路机将土路床碾压密实。
②铺筑3:7灰土并人工整平后,采用12T压路机碾压密实。
③支立模板浇注混凝土面层,待混凝土强度达到100%后放行通车。
29.1.2社会交通导改临时道路
社会交通导改临时道路主要解决由于施工断路给社会交通造成影响,而采取临时导路的办法缓解交通,设计临时道路宽8m,长600m;结构为300mm厚无机料底基层, 80mm厚粗粒式沥青砼面层。如图表29.1-3【市政临时道路断面图】所示。
施工方法如下:
临时路边线测量放线并人工整平,采用12T压路机将土路床碾压密实。
②摊铺机铺筑300厚无机料底基层,采用压路机碾压密实。
③摊铺80mm厚粗粒式沥青砼面层,采用压路机碾压。
29.1.3临时便桥的搭设
29.1.3.1临时便桥的设计
(1)设计说明
本桥是为解决太阳宫路南北向交通而设置,单孔、单跨,桥长15米,桥宽8米。
桥跨结构:计算跨度L=11.2m,桥面净宽W=8m,梁采用I40a工字钢组拼。
荷载设计:汽车-20级,不考虑人群荷载。
(2)荷载计算
①恒载q恒
结构自重:选用工字钢I40a q1=67.6×9.81=663.2N/m
20mm厚钢板 q2=0.02×8×7.85×9.81/17=0.73N/m
恒载设计值 q恒=1.2×(q1+q2)=1.2×(663.2+0.73)=796.72N/m
②活载q活
计算假设
对1-11.2m的便桥,采用汽车-20级荷载标准,桥面净宽8m,按两车道通过考虑。为方便计算,用梁跨中最大弯矩代替梁的绝对最大弯矩(经计算可得绝对最大弯矩仅比跨中最大弯矩大0.03%,在此可忽略不计)。
横向荷载分布按杠杆法考虑,经分析比较,汽车荷载按偏布考虑,对单根主梁影响最大:ηmax=1/2
冲击系数
μ=15/(37.5+L)=15/(37.5+11.2)=0.31
1+μ=1.31
车载纵向布置: P按30+10t计算分配如图
(3)内力计算
M恒0.5= 1/8 q恒×l2=1/8×796.72×11.22=12.54KN·m
M活0.5=1/2×1.31×1.4×(16×2.8+16×2.1+8×0.812)=77.85KN·m
M总=12.54+77.85=90.39KN·m
(4)强度演算:σ= M总/Wz=90.39/1090=82.93MPa
σ[σ]=142Mpa
故,满足设计要求。(剪力不是控制因素,无需验算)
(5)临时便桥的结构形式如图表29.1-6【临时便桥示意图】所示。
29.1.3.2临时便桥的施工
(1)临时便桥在车站的护坡桩及冠梁施工完毕后开始架设。
(2)施工前根据现场地形地貌进行放样,然后对其范围内的管线进行拆迁或悬吊保护。
(3)便桥基础利用已施工完成的护坡桩,顶面铺设枕木,现场用25t吊车拼装工字钢梁,及钢板路面。
(4)钢梁下部用两根∠75×75连接。
(5)栏杆采用Ф48钢管搭设。
29.2施工控制测量
29.2.1工程测量
施工测量是地铁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是施工质量能否保证的前提。本工程测量工作严格按照《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 50308-1999)及《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93)施测。
测量作业的主要内容
施工控制网的建立
依据甲方提供给本工程的首级平面及高程控制点,具体的施工进度及施工工序,布设施工所用的平面及高程控制网平面控制网采用闭合导线,导线环建立后,为提高闭合环间各点位的相对精度,选择不相邻的合适测点进行观测,以加强导线环内各点位的相对精度。高程控制路线亦闭合成环。平面控制网测量时使用2″组全站仪作业,高程控制网采用S3精密水准仪作业。
护壁桩桩位放样
在护壁桩放样时,根据施工安排及桩位排列图,首先要放样关键位置(设计拐角等)桩位,关键位置放样完成后,根据设计桩位轴线的几何关系,对桩位轴线及时调整,护壁桩施工过程中,测量人员在现场实时测量,使护壁桩深度及垂直度均满足要求。
基坑开挖过程中的日常测量工作
基坑开挖过程中的日常测量工作主要是保证基坑开挖深度及完成工程量的动态测量。在基坑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