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三学时教师版.doc

发布:2018-06-18约8.3千字共1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二级 语文导学案 第20 第 1课时 课题:《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 编写人:徐建军 编写时间:2012.6.2 使用时间:2012-6-18 学案编号:69 审核人: 班 组 姓名 组评: 师评: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探讨文章主题。 2、能力目标:总结传记的写作规律。 3、情感目标:教育培养学生树立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面对挫折决不低头,为了实现美好理想勇往直前。 学习重点:评传的特点:史述和评论相结合。 学习难点:对学生进行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思想教育。 学法指导:熟读课文,宏观把握,细心归纳 第三学时 一、自主学习 1、阅读全文,找出贝多芬在坎坷的命运面前是怎样的表现,画出来。 7、10、12、14、19、24、25、36、53、 精读课文(53—61)小节,思考完成: 2.贝多芬毕生的计划是什么? 贝多芬毕生的计划是歌颂欢乐。 3.怎样理解“在此悲苦的深渊里,贝多芬从事于讴歌欢乐”(53段) 以及“他踌躇了一生”这几个句子?好 好 歌颂欢乐是贝多芬毕生的追求,贝多芬想把这个主题放在某一大作品的结局,一直至创作《第九交响曲》时,也还没拿定主意是否放在《第九交响曲》中。 研读课文第57小节,品味在《第九交响曲》中,作者对欢乐的追求是如何通过音乐表现出来的。 作者对欢乐的追求是通过音乐的节奏和形式的变化体现的。《第九交响曲》经历了和平柔美—坚强刚毅—激情澎湃的情感变化过程,具体:①当欢乐的主题初次出现时,忽然一片静默;②接着“欢乐”自天而降,包裹在非现实的宁静中间;③主题带着一种严肃而受压迫的情调;④“欢乐”抓住了生命,征服了痛苦;⑤沸腾的乐章回溯贝多芬一生的经历;⑥整个人类拥抱着欢乐,音乐激情到达高潮,感情到达高潮,真正的理想王国就在眼前! 5.如何理解“‘欢乐’自天而降,包裹在非现实的宁静中间:它用柔和的气息抚慰着痛苦;而他溜滑到大病初愈的人的心坎中时,第一下的抚摩又是那么温柔,令人如贝多芬的那个朋友一样,禁不住因‘看到他柔和的眼睛而为之泪下’”? 明确:描写中带有强烈的抒情色彩,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音乐给人的巨大的感染力。 6、齐读课文第68自然段,体味这段写什么,与贝多芬一生有什么关系。 是贝多芬一生命运的形象写照。 二、合作探究,探讨主题(人物品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