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淀池施工方案设计.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雨水沉淀池施工方案
目 录
工程概况
施工准备
施工进度及劳动力、设备机具需求计划
施工方法及主要技术要求
质量保证措施
安全措施及要求
文明施工措施
工程概况
工程概况
煤场雨水沉淀池内壁西北角座标A=394.20,B=683.00,详细位置见总交图。
该建筑物设计为砼结构。池壁砼厚500、550mm,底板厚为600mm,采用抗冻标号为F200,抗渗标号为W6的C30砼。设计要求水池内壁抹20mm厚水泥砂浆,内掺水泥用量5%防水粉。为防冻胀,设计要求池底板下填0.5m池壁外填1.0m粗砂,并分层夯实。
沉淀池±0.000,相对应绝对高程为203.00米,池底标高为-5.500米,池壁高度为4800mm。
由于沉淀池的特点,至使该构筑物施工工艺复杂。对施工中砼浇筑连续性密实程度及施工缝处理也更为严格。
沉淀池施工程序
根据该工程结构特点,确定以下施工作业顺序:
定位放线——土方开挖——基础底部填砂夯实——素砼垫层——垫层弹线——底板部分砼浇筑——池壁砼浇筑——拆模——梁板浇筑——土方回填及壁外粗砂回填夯实——梁板拆模——内壁抹防水砂浆
施工准备
技术准备:
会审施工图。施工图下达工地后施工技术人员会同设计院、发电公司有关人员进行图纸会审,主设者给予设计交底,明确设计意图和主要技术要求,对设计图中一些问题及时解决并做好会审纪要。
编制施工方案。根据施工图设计和施工单位劳动力配备、施工用设备机具、发电公司施工进度安装,编制切实可行施工方案,经批准后以其指导施工管理和施工技术工作。
技术资料准备。浇筑砼用砂、碎石、钢筋除据出厂合格证外,均要进行二次检验。砼材料配合比由试验室确定。
施工现场准备
定位控制。采用十字形砼控制桩。控制桩做法:C20砼预制,截面为350×350,L=250mm,顶部预埋300×300铁件,共设四根,在其中一根上留高程控制点。控制桩埋设时四周要分层夯实。控制桩位置见施工现场平面图。
抄测放线。按总交图该工程座标和控制网给定工程轴线,池西北角座标为A=394.20 B=683.00。先确定土方开挖边线,土方开挖至设计标高,清土验槽后,将座标点导至槽内。
施工场地基本平整,临时道路形成,施工现场内设有配电箱,由附近自来水管网引入水源。
施工队伍已组建,设备机具到位,木工、钢筋工工作棚搭建,已经具备开工条件。
施工进度及劳动力设备机具需求计划
施工进度计划
定位放线土方开挖——基础底部填砂夯实——素砼垫层——垫层弹线——底板部分砼浇筑——池壁砼浇筑——拆模——梁板浇筑——土方回填及壁外粗砂回填夯实——梁板拆模——内壁抹防水砂浆
施工用设备机具需用计划
名 称
规格
数量
名 称
规格
数量
打夯机
蛙式
2台
机动翻斗车
1T
1辆
搅拌机
J1--400
1台
手推车
2轮
10辆
钢筋切断机
GJ5—40
1台
水泵
泥浆泵
φ400
2台
钢筋弯曲机
GJ7--40
1台
劳动力需用计划
工种
砼工
木工
钢筋工
力工
电工
其它
人数
5
11
6
20
2
2
总计:46人
施工方法及主要技术要求
土方工程:
土方工程采用机械开挖(反铲)翻斗车运土。开挖深度按-5.200m控制,局部深度按-6.200m控制,放坡系统1:0.5,开挖基坑底面素砼外留500mm宽工作面。开挖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开挖标高,底部预留300mm厚,由人工清槽处理,严防开挖超深。
基底500厚砂夯填,采用蛙式打夯机每夯层厚250mm,每层至少夯实三遍。要保证二台夯机同时工作。每层夯实后要取样检验。为防止填砂边坡松散而影响上部结构,基坑内填砂必须按基坑实际底面进行满填。
土方回填。待砼浇筑完成后,回填池壁四周500mm厚粗砂,按250mm厚分层夯实蛙式夯机夯实不少于三遍,土方回填与填砂交替进行,以确保结构四周填砂厚度。
模板工程
4.2.1配模要求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保证结构外形尺寸所规定的精度和结构在空间位置上的正确性。
4.2.2模板在安装前必须经项目部技术质量部专业人员检查验收后方可进行安装
4.2.3模板支撑采用钢管满堂脚手架构结构体系。
4.2.4根据水池设计标高,内外模均采用木模板。木模采用δ=20mm木板,涂刷隔离剂拼缝严密。采用钢脚手支撑及对拉螺栓加固。对拉螺栓采用Φ
4.2.5模板工程支撑系统要牢固可靠,足以支撑施工荷载,确保模板位置准确,拼接严密,平整度满足标准要求,模板表面涂刷隔设剂,以确保拆模后砼工艺质量。砼浇筑过程中要设专人监督模板情况。
钢筋工程
钢筋≥φ20采用机械连接,小于20采用搭接绑扎,搭接倍数按非抗震考虑。钢筋制作安装。钢筋制作按施工图设计认真核算放样加工,安装时要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