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文言文复习学案1.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教材文言文复习
学案1 必修一
——《劝学(节选)》、《师说》、
《赤壁赋》、《始得西山宴游记》
学案目标 1.把必修一四篇文言文分散的文言基础知识前后勾连,连点成线,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2.重点掌握“可以”、“所以”、“以为”三个词的用法,对文中重点句子能准确翻译。了解一下通假规律。3.背诵《劝学》、《师说》、《赤壁赋》全文。
1.下面加点字的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2.下面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3.说出下面各组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
②于
4.“而”字作为连词,最难辨别的是承接关系和修饰关系,因为它们连接的均是动词或动词短语。如何区别呢?首先,从意义上辨析。表承接关系的,前一动词(或动词短语)与后一动词(或动词短语)有先后、相连关系。如“卧而梦”,“梦”是“卧”的结果。而表修饰关系的,前一动词对后一动词起着修饰作用,或说明其方式或描述其情态。如“客喜而笑”,“而”表修饰,“喜”是“笑”的方式或情态。其次,可以用试就词语的办法来辨析。表承接关系的,两个动词(动词短语)间可加“然后”、“就”等词,意思不变;表修饰关系的,两个动词(动词短语)间可加“地”、“着”等词,意思不变。请说出下列句中“而”的用法,并体会一下辨析方法。
①吾尝跂而望矣 ②吾从而师之 ③则群聚而笑之
④顺流而东也 ⑤耳得之而为声 ⑥到则披草而坐 ⑦穷山之高而止 ⑧箕踞而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6.看看下面一组句子,找出它们在句式上的共同特点。
①何为其然也 ②而今安在哉 ③而又何羡乎
④何以知之 ⑤大王来何操 ⑥沛公安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名句名篇默写,在横线上填上所缺的字。
①虽____槁____,不复挺者,____使之然也。
②吾尝____而望____,不如登高之博见____。
③蟹六____而二____,非蛇____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____也。
④师者,所以传道____业解惑也。
彼童子之师,____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⑤位____则足羞,官____则近____。
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____。
⑦浩浩乎如____虚____风。
⑧舳____千里,旌旗____空,____酒临江,横____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⑨寄________于天地,渺____海之一____。
⑩取之无____,用之不竭。
(一)“可以”、“以为”、“所以”三个词的理解
1.解释下列句中的“可以”。
①学不可以已 ②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③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④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⑤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句中的“以为”。
①以为轮 ②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④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 ⑤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⑥(满座宾客)以为妙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释下列句中的“所以”。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②圣人之所以为圣 ③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④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⑤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⑥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墨子·公输》) ⑦先王之所以为法者,民也(《吕氏春秋·察今》)
⑧(贼)必于渡淮之所以火标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