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进展.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进展
【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系统常见病之一,其患病率高、死亡率高、社会经济负担重,越来越受到全世界重视。近年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基础研究和治疗方法都不断深化。本文对COPD的基本治疗方法及其治疗新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进展,与肺部对香烟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COPD主要累及肺脏,但也可引起全身(或称肺外))的不良效应[1]。在病理学上,COPD包括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细支气管炎、肺气肿、肺血管疾病及系统性并发症[2]。COPD是以气道中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CD8+T细胞数量增多为特征的特殊炎症类型。COPD是呼吸系统常见病之一,其患病率高、死亡率高、社会经济负担重,目前居全球死亡原因第四位,WHO研究预计至2020年COPD将仅次于缺血性心脏病、脑血管疾病成为全球范围第3大死亡原因,并居世界疾病经济负担第5位[3]。而在我国目前COPD患病率占40岁以上人群的8.2%。近年来全世界对于COPD的疾病研究不断深化及完善。本文就目前COPD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一、COPD诊断及分级
COPD的诊断应根据临床表现、危险因素接触史、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等资料综合分析确定。COPD的主要症状[慢性咳嗽、咳痰和(或)呼吸困难]、危险因素接触史、存在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是诊断COPD的必备条件。肺功能测定指标是诊断COPD的金标准。用支气管扩张剂后FEV1/FVC70%可确定为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
目前根据肺功能COPD严重性分为4级:
I级(轻度COPD):轻度气流受限,FEV1/FVC70%,FEV1占预计值≥80%,通常可伴有或不伴有咳嗽、咳痰。
II级(中度COPD):气流受限进一步恶化,50%≤FEV1占预计值80%,并有症状进展和气短、运动后气短更为明显。
III级(重度COPD):30%≤FEV1占预计值50%,气短加剧,并且反复出现急性加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IV级(极重度COPD):严重气流受限,FEV1占预计值50%,或者合并有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但老龄化过程可影响肺容积,因而在老年人可能存在导致诊断过度,而小于45岁的成人可能导致诊断不足。
二、COPD治疗目标
GOLD2010年报告提出COPD的治疗目标是缓解症状,防止疾病发展,改善运动耐量,改善健康状况,预防和治疗并发症,预防和治疗疾病加重,降低死亡率,预防或减小治疗副作用[4]。
三、稳定期COPD治疗
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用来阻止和控制症状,减少疾病加重的程度和频率,改善健康状况,改善运动耐量。大多数研究表明现有治疗COPD的药物并不能改变肺功能长期衰退。因此,COPD药物治疗主要用于减低症状和/或并发症。
1?.1、戒烟药物:
目前认为,戒烟是唯一有效降低COPD进行性发展的措施,其治疗中心问题是患者对尼古丁的成瘾性。最有效的戒烟治疗是给予抗抑郁药安非他酮(bupropion)缓释片(SR)(Zyban ,GlaxoSmithKline)[5],在7周短程给药后,连续12月保持23%的停吸率[6]。应用尼古丁贴剂时,12个月的停吸率可升至35%。丁氨苯丙酮缓释片可使16%COPD吸烟者连续戒烟4~26周[7]。但需注意使用丁氨苯丙酮的副作用,它可导致头痛、失眠和情绪变化,大约有0.1%的患者可发生癫痫,多见于既往有癫痫病史者。新的辅助戒烟药物的开发很大程度依赖对尼古丁成瘾性的深入研究。目前国内外学者正在研究烟草的替代品,即能提供香烟气味和低尼古丁含量,同时又不含氧化剂和焦油。这种产品可能对帮助患者戒烟具有积极意义。
1.2、支气管扩张剂:
支气管扩张剂主要用于COPD症状治疗[8],首选吸入给药。长效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在比短效支气管扩张剂使用更方便,效果更好[9]。
β2受体激动剂:吸入治疗比口服治疗起效快,并且副作用少。短效药物作用维持4-6小时,长效药物如沙美特罗、福美特罗可维持12小时以上。
抗胆碱能药:常见的有异丙托溴铵、氧托溴铵、噻托溴铵(Tiotropium bromide),对支气管的扩张作用主要作用于M3受体。短效药物作用维持8小时,长效药物作用可以维持24小时以上。短效抗胆碱能药物的支气管扩张作用要长于短效β2受体激动剂。长效抗胆碱能药物噻托溴铵可以促进肺脏修复效果,联合应用长效β2受体激动剂,是GOLD指南推荐为治疗Ⅱ~Ⅳ级COPD的一线药物。
甲基黄嘌呤:黄嘌呤衍生物的确切作用一直备受争议,它可能作用于非选择性磷酸二酯酶抑制剂,也可能存在非支气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