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下册生物基础知识.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1.植物类群
绿色植物四大类群: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共同特征:自养
2.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1)藻类植物:大都生活在水中,能进行光合作用,无根、茎、叶的分化。全身都能吸收水和无机盐。常见的藻类植物:水绵、衣藻(单细胞)海带、紫菜(多细胞)。是大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
2)苔藓植物:苔藓植物无根(有固定作用假根),有茎、叶(只有一层细胞),大多生活在阴暗潮湿的陆地环境中,它往往可以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常见的苔藓植物:葫芦藓、墙藓、地钱。
3)蕨类植物:大都生活中潮湿环境中,具有根、茎、叶,有输导组织。常见蕨类植物:肾蕨、卷柏、满江红、贯众。煤和石油是古代高大的蕨类植物埋藏在地层形成的。
4)因为通过孢子进行繁殖,所以又称为孢子植物且生殖过程离不开水。
3.种子植物
1)种子的结构及其作用
结构 菜豆种子 玉米种子 种皮 保护内部结构 和果皮紧贴在一起,保护内部结构 子叶 2片,肥厚,贮存营养物质 1片,不肥厚,转运营养物质 胚芽 发育成茎、叶 发育成茎、叶 胚轴 发育成连接根、茎的部分 发育成连接根、茎的部分 胚根 发育成根 发育成根 胚乳 贮存营养物质 2)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是种子的主要部分,由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构成。
3)菜豆和玉米种子都有种皮和胚,不同点是:子叶的片数和有无胚乳(不能作为区分单、双子叶植物的方法)
4)①双子叶植物:种子的胚具有两片子叶,无胚乳,网状叶脉,例如:蚕豆、花生、大豆、菜豆
②单子叶植物:种子的胚具有一片子叶,有胚乳,平行叶脉,例如:水稻、小麦、高粱、玉米
5)①被子植物:常见的绿色开花植物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能够形成果实,都是被子植物。如:玉米、小麦、水稻、玫瑰、柳树、杨树
②裸子植物:种子外面没有果皮包被,不能够叫做果实,是裸子植物。如:松、柏、杉、银杏和苏铁
4.测定种子中的成分
1)把种子放在干燥的试管中,均匀加热,观察试管内壁有水珠出现。种子中含有水分
2)种子燃烧(有机物)完成后有灰白色的灰烬。种子中含有无机盐
3)把面粉用纱布包起来在水中反复揉挤,清水变成乳白色,取此溶液向里滴加碘液,乳白色变成蓝色。种子中含有淀粉
4)再将纱布内的物质反复揉挤,纱布内剩黄白色的面筋,滴加双缩脲试剂,变成红褐色。种子中含有蛋白质
5)将花生种子去掉种皮后放在白纸上挤压,白纸上会有油渍出现。种子中含有脂肪
5.种子的萌发
1)种子萌发的条件①自身条件:种子是完整的、活的,不处在休眠期
②外界条件: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一定的水分
注意:①种子的萌发和光照无关。②具备萌发条件的种子种在贫瘠和肥沃的土壤会同时萌发。
2)种子的萌发的过程:
①种子吸水膨胀 (种子贮存的有机物转化为可溶于水的物质)
②子叶或胚乳里的营养物质,并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
③随后:胚根 根;胚轴 连接根和茎的部分;胚芽 茎和叶
3)种子的休眠:种子成熟以后、一段不能萌发的时期。
4)种子的寿命:受外界条件的影响
5)种子的发芽率:(萌发数/总数)×100%
6.芽的发育过程:
1)枝条是芽发育成的
2)芽中有分生组织,芽在发育时,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新的
枝条,它是由幼嫩的茎、叶和芽组成的,枝条上的芽又能发育成新的枝条。
3)芽分为了叶芽、花芽、混合芽
4)①生长点---分裂分化产生新的芽结构②叶原基---幼叶③幼叶---叶④芽轴---茎⑤芽原基---芽
7.“小麦清明拔三节,新笋一夜成高竹”是居间生长现象
8. 植物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有水、无机盐、有机物。
9.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根
1)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主要是根的根尖。
2)根尖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功能:
①成熟区: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表皮细胞的一部分向外突出形成根毛,扩大了与土壤的接触面积,根毛细胞的细胞壁很薄,细胞质很少,液泡很大能够更好的吸收水分)
②伸长区:细胞停止分裂,迅速伸长(细胞体积增加),根生长最快的部位;也能够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使根的长度不断增加
③分生区:有很强的分裂能力(细胞数量增加)
④根冠:起保护作用
⑤成熟区以上的结构:根毛脱落,吸收功能丧失,导管增多,疏导功能加强
3)伸长区的细胞来自于分生区的细胞分裂。
10.水分的运输途径:土壤中的水分 → 根毛 → 根内的导管 → 茎和叶的导管
11.木本植物茎的结构层次:树皮→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髓
①形成层位于木质部(导管在木质部内)和韧皮部(筛管在韧皮部内)之间,形成层的细胞不断的分裂形成新的木质部细胞和韧皮部细胞,木本植物有形成层所以茎可以长的很粗,而草本植物没有,所以茎不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