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全国卷高考(高三复习会)剖析.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如何应对2016
历史科高考全国卷;一、2015年高考重庆卷历史学科有关情况
二、对全国卷命题趋势的思考
三、如何应对高考全国卷;一、2015年高考重庆卷历史学科有关情况;一、2015年高考重庆卷历史学科有关情况;一、2015年高考重庆卷历史学科有关情况;一、2015年高考重庆卷历史学科有关情况;一、2015年高考重庆卷历史学科有关情况;一、2015年高考重庆卷历史学科有关情况;一、2015年高考重庆卷历史学科有关情况;一、2015年高考重庆卷历史学科有关情况;一、2015年高考重庆卷历史学科有关情况;二、对全国卷命题趋势的思考;2015年全国2卷27.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这一举措客观上( )
A.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
B.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
C.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
D.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2015年全国2卷34.1930年苏联粮食产量为835.4亿千克,1931年降至694.8亿千克;1930年苏联粮食出口483亿千克,1931年增至518亿千克。这表明苏联( )
A.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贡献
B.农业投入不足造成粮食供不应求
C.粮食减产严重制约工业发展速度
D.农业集体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 2015年全国2卷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孟子》中记载了孟子与其学 生关于法律问题的讨论。学生问:“舜做天子后,假如其父杀人,舜的法官该怎么办呢?”孟子回答:“抓起来就行了。”学生又问:“难道舜不阻止法官吗?”孟子说:“ 舜怎么能阻止呢?法官是按职责办事。”学生问:“那舜又该怎么办呢?”孟子说:“舜应当放弃天子之位,毫不顾惜。然后偷偷也背上父亲逃到海边住下,一辈子都很快乐,把曾经做过天子的事情忘掉。”
——据《孟子》
材料二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陪审法庭以亵渎神明与蛊惑青年的罪名判处死刑。他与他的弟子们都认为判决不公。当弟子们安排苏格拉底逃走时,他却认为,虽然逃走是一种正义,但审判过程符合雅典法律程序,遵守合法的判决也是正义的要求,而且是更大的正义,因为如果拒服从判决,就等于践踏法律,倘若人人都以自己认为的正义为借口而任意践踏法律,社会秩序将混乱不堪,城邦将无法存在。最终他选择在弟子面前饮下毒药,从容赴死。
——摘编自(古希腊)柏拉图《苏格拉底的申辩》
(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孟子和苏拉拉底的法制观念。(10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种法制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价值。(15分); 2015年全国2卷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表2 1950—2008年我国部分节假日一览表
表2能够反映我国节假日变化的多种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
;(二)坚持考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2015年全国2卷30.1938年,日本侵略者在北平设立“中国联合准备银行”,发行“联银券”,流通于平、津、鲁、豫等地;同时还发行了大量不具备货币性质的“军用票”,流通于市场。日本侵略者上述行径的目的是( )
A.扰乱国统区金融秩序 B.转嫁战争负担
C.封锁抗日根据地经济 D.强化物资管制;2013年全国2卷24.司马迁著《史记》时,文献关于黄帝的记述内容不一甚至荒诞,有人据以否定黄帝的真实性。司马迁游历各地,常常遇到人们传颂黄帝的事迹。有鉴于此,他从文献中“择其言尤雅者”,编成黄帝的事迹列于本纪之首。这一撰述过程表明
A.《史记》关于黄帝的记录准确可信
B.传说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历史真实
C.历史文献记录应当与口头传说相印证
D.最完整的历史文本记录的历史最真实;2013年全国2卷48.
材料二
《宋史》记熙丰(宋神宗年号熙宁、元丰)事实者,成于南渡以后史官之手,而元人因而袭之,皆反对党之言,不可征信。今于其污蔑荆公(王安石)处,皆一一详辩之……荆公不仅为中国大政治家,亦为中国大文学家。
——摘自梁启超《王荆公》(1908年)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梁启超重新评价王安石的目的及采用的方法。(9分)
;2015年全国1卷30.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先后统筹完成了江宁、镇江、虎门、马尾、连云港等要塞区的建设,又大规模构筑了京沪、沪杭、豫北、晋北、绥东等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防御的工事。它反映了国民政府
A.力图防范各地兴起的反蒋运动
B.对日持久防御作战的战略意图
C.全力“围剿”红军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