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放射性基础知识与辐射防护精要.ppt

发布:2016-03-21约9.73千字共6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放射性基础知识 与辐射防护 目的 ICRP(Publication)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Radiological Protection 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 ICRU(Report)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Radiation Units and Measurements 国际辐射单位与测量委员会 UNSCEAR United Nations Scientific committee on the Effects of Atomic Radiation 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 IAEA(Safety Series) 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 国际原子能机构 ISO Inter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Organization 国际标准化组织 二、原子核衰变及衰变规律---放射性 放射性衰变及衰变规律 半衰期 (T1/2) 定义:一定量的某种放射性原子核衰变至原来 的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放射性衰变基本规律 1. 指数衰减规律 N = N0e-?t N0:(t = 0)时放射性原子 核的数目 N: 经过t时间后未发生衰变 的放射性原子核数目 ?: 放射性原子核衰变常数 大小只与原子核本身性质 有关,与外界条件无关; 数值越大衰变越快 三、电离辐射的来源   电离辐射 直接或间接使介质发生电离 效应的带电或不带电的射线 或粒子 (能量 ﹥keV ) α、β、γ、 x、 n、p、 裂变碎片 ? 介子等    1 MeV 的粒子穿透物质能力 α 1 页 β 60页/本 国际辐射单位与测量委员会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Radiation Units and Measurements, ICRU) 1975年 国际单位制单位(SI) 198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 1.1 放射性活度(activity, A) 定义:放射性核素在单位时间(dt)内 发生核衰变的数目(dN) 比放射性活度: 定义:单位质量或体积中放射性核素 的放射性活度。 单位: Bq/kg; Bq/m3; Bq/l 1.2 照射量(exposure, X) 定义: 光子(γ,χ-ray)在单位质量(dm)空气中释放出来的所有正负电子被阻止在空气中时,产生的同一符号的离子的总电荷量(dQ)。 照射量率(exposure rate): 定义:单位时间(dt)内的照射量(dX)。 照射量率与放射性活度的关系: 1.3 吸收剂量(absorbed dose, D) ⑴定义和单位: 授予单位物质(dm)(或被单位物质吸收)的任何 致电离辐射的平均能量(dE)。 1.3 吸收剂量(absorbed dose, D) ⑵吸收剂量率 单位时间(dt)内吸收剂量的增量(dD)。 1.4 当量剂量(equivalent dose, HT) 定义:组织或器官的当量剂量是此组织或器官的平均吸收剂量与辐射权重因子的乘积。 辐射权重因子 (Radiation weighting factor, WR) 数值上:依据辐射在低剂量率时诱发随机效 应的相对生物效应值选取的。 性质:表征射线种类,能量与生物效应关 系。 辐射权重因子(WR) 1.5 有效剂量(effective dose, HE) 定义:各组织或器官的当量剂量(HT)与相应的组织权重因子(WT)的乘积的总和。 组织权重因子 (tissue weighting factor, WT) 定义: WT代表组织T接受的照射所导致的随机效应的危险系数与全身受到均匀照射时的总危险系数的比值。 表 组织权重因子(ICRP 60) 铅 铅室 γ n 4580本 地 下 1-2 米深 中子源 αβγ射线穿透物质能力 αβγ 射线穿透 人体皮肤情况 第三节 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 1 原子核裂变或聚变时可以放出巨大的能量,既可造福人类,也可能对环境和人类产生危害。 2 核辐射同物质相互作用的过程是能量和动量传递 的过程;没有能量和动量传递就没有作用。 3 通常遇到的核辐射主要是对物质的电离作用,会 对物体产生一系列的影响,人体也不例外。 定义:电离辐射生物效应是研究核射线的能量传递给生物机体后引起的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