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对审计风险影响.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会计电算化对审计风险的影响
摘要: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网络财务和电子商务被各类企业广泛使用,会计电算化逐渐在各个领域普及,引起了以此为基础的审计工作的深远变革。从现代审计风险模型角度阐述了在电算化系统下会计工作对审计的影响,进而提出了一系列在审计领域有效的对策。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审计风险 策略
中图分类号:F23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30-0090-02
一、引言
(一)会计电算化对固有风险的影响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特点及固有的风险决定了审计的内容包括对计算机处理和控制功能的审查,包括系统的开发与设计、会计软件的程序、数据文件以及内部控制的审计等。
从客观存在的现状来看,会计电算化在中国起步较晚,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而且中国的电算化软件开发企业正处于逐步探索中,开发的软件不足以解决企业中的所有问题,设计选用的语言和数据库的安全性能低,如数据库程序为开放状态,易打开。再者,企业中自有的安全维护设备不够完善,尤其当前网络时代迅猛发展,各类电脑病毒、黑客不断侵袭电脑的防御系统,会造成信息流失或被盗用。
(二)会计电算化对控制风险的影响
控制风险是指某项认定发生了重大错报,而该错报没被企业内部控制及时制止、发现和纠正的可能性。它主要取决于与财务报表有关的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而在电算化系统下,内部控制存在的弊端日益突出,应该成为审计人员关注的重点。
1.不正当授权。内部控制固有的局限会增加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错误和舞弊的风险,当今管理层当局舞弊成为会计报表审计中最主要的矛盾,管理层利用职权私自授权下属更改或虚构交易业务,以此来改变公司的盈亏状况,粉饰公司财务报表,尤其在电算化系统下,更便于假账真做、非法篡改程序等舞弊行为的产生,这些不留痕迹的修改增加了审计人员查错纠弊的难度,从而使审计人员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风险增大。
2.权责分配不当。在内部控制较好的企业中,被审计单位将交易授权、交易记录及资产保管等职务分配给不同的职工,做到??互牵制相互监督,以防范同一员工在履行多项职责时可能发生舞弊和错误。同时在手工会计中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经过具有相应职权的人员签章,审核凭证时要在制单、主管、审核处加盖不同职责人员的名章,以此明确责任。在电算化系统中,整个过程为机制的,由原来的人员控制转化为人员与程序控制相结合,尤其在内部控制存在缺陷时,企业内部会存在权责不明确的现象,会计资料被非法篡改和窃取的可能性增大,任何的机制过程都做得不留痕迹,增加了审计人员的风险评估工作的难度。
3.存储介质固有缺陷。在手工会计中,会计资料形成纸质档案统一保管,查阅方便且记录清晰。而如今存储介质发生变化,对于会计档案的保管提出更高的要求,企业内部的财务资料不仅包括会计期间发生的各种交易事件、原始资料,还包括企业内部电算化程序设计资料以及磁介质存储的各类会计数据、系统维护过程中的各类文档等以电子形式存在的数据资料丢失的可能性较大,这就相应的需要审计人员在抽查时扩大审计范围,着重关注企业与保管相关的控制制度,增加了审计工作的难度。
(三)对检查风险的影响
科技发展迅速,使会计软件的更新换代速度加快,许多历史文件或可以证明历史交易的数据资料会因为软件的自动更新而被删除或终止运行,这就增加了审计人员追溯以往会计资料的难度,历史文件难以提取的可能性增加使检查风险增大。
经济发展形式的多样化以及交易的复杂化对审计人员的知识和经验储备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熟知会计和审计业务,掌握战略管理、业绩评价等现代知识,还要掌握计算机软件技术。
检查风险很大程度上受重大错报风险来确定,若在电算化系统下存在上述的如内部控制不健全等缺陷时,很可能会使审计人员在风险判断上出现错误,审计失效或审计失败的可能性就会增大。
二、会计电算化系统下降低审计风险的对策
1.对电算化系统进行科学的认识。在维护和使用电算化系统中,审计人员必须了解电算化系统的相关硬件与软件情况,如设计流程的复杂程度、软件的更新速度等,审计人员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辅助专家工作。同时,审计人员需要加强对电算化控制环境的审核,由于电算化系统的固有局限性,由于电算化系统控制环境中的弱点能够削弱每个财务应用程序中控制的有效性,审计人员要针对电算化系统控制环境中的控制强度、弱点和固有风险进行评审。评审的内容需要涉及应用程序的可审计性、文档管理情况、应用程序的安全状况、输入控制、数据传输控制、处理控制、输出控制、常规数据控制等。
2.对电算化内部控制的系统进行控制测试。测试组织与管理方面控制运行的有效性时,审计人员可以通过检查或询问被审计单位的部门的设置、人员的分工、岗位的职责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