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美学与美育》学习辅导.PPT

发布:2019-05-28约2.28千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八章 青少年发展与美育   青少年时期是人的一生从幼稚到成熟的关键的 转变期,这时期的美育会直接影响完整人格的形 成和人性的全面发展。因此,青少年时期的美育 必须受到认真关注。复习本章内容时主要应理解 青少年发展的特征、青少年审美活动特征和青少 年美育的目标与原则。 本章重点、难点提示 本章的重点是青少年审美活动的特征与青少年美育的目标。本章的难点是青少年发展的特征与青少年美育的原则。 本章的重点:青少年审美活动的特征与青少年美育的目标。 青少年审美活动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情感性和差异性。情感在青少年审美活动中具有重要意义。它是青少年审美活动发生的动力,并伴随着整个审美活动开展的进程。情感性主要表现在三方面:情感的强烈性、复杂性和浪漫性。青年时期是人生命变化最快的时期,各种纷至沓来的新的外在刺激对于敏感而尚不成熟的青少年来说,往往引起巨大的、强烈的情感反应,使青少年在审美活动中也表现出异常的情感性特征。 青少年审美活动的情感性特征还表现为审美活动复杂易变,这是由此阶段情绪发展的多变、起伏不定决定的。按照海德格尔的观点,情绪状态构成个体在世界上的存在。青少年情绪如此不稳定,极大地影响到他们的审美活动,因为人的审美需求是一种情感需求,审美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情感活动,它由情感所驱动,又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知觉、想象、理解等,所以表现在审美活动中,青少年常常将自身敏感的情绪投射于对象,形成审美活动的复杂多变。青少年情感的浪漫来自于青少年发展阶段从幼稚走向成熟期间必然相伴的丰富想象和自由的憧憬,这使得原本就具有很鲜明的想象特征的审美活动,在多梦的青少年那里表现出极为突出的浪漫性、理想化特征。他们的想象总是与自身对未来的理想同一化,并深深沉浸于其中,在自己构筑的理想王国中获得最大的审美愉悦,满足自由心灵的需求。 关于差异性,是说青少年的审美态度、审美趣味变化很大,他们的审美活动具有明显的差异性特征。这种差异主要表现为个性人格的差异、性别差异和不同年龄段的差异。这种差异是在中小学生中随处存在的,请在日常教学中留心观察,并在学习教材时结合实际加以体会。同时,青少年的审美活动还表现出追求特立独行,喜欢标新立异和与众不同,容易受同伴群体和社会风潮的影响,追赶时尚潮流,从众现象等特点,都应研究和注意。 本章的难点:青少年发展的特征与青少年美育的原则 青少年美育的目标是根据美育的总目标,结合青少年发展特征和青少年审美活动的特征而提出的在青少年发展阶段的具体美育目标。教材中主要从青少年个体形象、想象力、理性能力、价值取向和人格培养五个方面提出了美育目标,可以认真温习有关内容。 关于青少年发展的特征,教材中总结了以下几点:一,生理与心理发展不同步。这是一个很基础的特征,生理的迅猛变化是青少年向成年人过渡的原动力,而心理发展的相对滞后又带来诸多心理困扰,往往使青少年产生逃避到内心世界的现象。二,在儿童意识与成人意识之间反复摇摆。这个特点指青少年在这个既非孩子也非成人的“过渡期”,其理性和自我意识有了初步觉醒,但很不成熟,反复动荡。三,社会化程度加剧。这个特征最突出地表现为从少年期到青年前期,日益追求并逐步获得独立平等的社会地位,以及同辈群体的形成及重要作用。四,学习内容与认知方式的改变。由于学习是青少年的主导性生活内容,在这一阶段学习内容的扩展和深化、认知活动的方式的变化都表现出青少年期独有的特征。五,审美心理出现拓展性变化。青少年美育必须研究其审美心理的变化,此期主要表现为一种拓展性变化的发展趋势。 对青少年美育原则的理解应该结合对青少年发展的特征和审美活动特征的研究来进行。教材提出了四个原则:以活动为中心,激发与传授相结合,个性化的原则和注重交流的原则。这部分内容也请学习教材。 第一节 青少年发展与美育的特殊课题    青少年发展的共同特征。  第一,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不同步。 第二,在儿童意识与成人意识之间反复 摇摆。 第三,社会化程度加剧。 第四,学习内容与认知方式发生改变。 第五,审美心理出现拓展性变化。    青少年美育的特殊课题   第一,从一般个体发展来说,青少年处在个体发展的决定性转折点上,各种人格因素变化不定,美育需要具有特殊针对性 第二,就现代教育体制而言,实用主义教育在现代中外教育中都占据主导地位,美育尤其需要竖立感性的活生生的整体人格这面个体发展大旗,把感性的全面发展的人这一发展目标灌注到青少年的自我人格认同过程之中 第三,从现实生活境遇来看,青少年正承受着学习和面临就业的巨大压力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