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城市化》-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八章 区域城市化 世界银行《2020年的中国》 “当前的中国正经历着两个转变,即:从指令性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从农村、农业社会向城市、工业社会的转变。” 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的转变是中国在21世纪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第一节 城 市 一、城市的概念 (一)概念与内涵 城市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以非农业人口为主体,以第二、三产业活动为核心,具有强大的集聚力和辐射力的社会综合体,是趋于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 1、城市是一个巨大的人口集团; 2、城市的产业活动主要是第二和第三产业; 3、城市的中心性强,是一定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4、城市的居民构成复杂; 5、城市具有一定的建筑、绿化、交通等用地规模。 (二)城市的构成 城市是一个各种物质要素、能量要素、信息要素、结构要素、层次要素和功能要素构成的一个有机大系统。 1、经济及管理系统 工业、商业、农业、财政、金融、外贸、交通、运输、仓储、旅游等; 2、社会及管理系统 人口、教育、文化、科技卫生、体育、公安、司法、劳动、民政、人防等; 3、市政管理系统 规划、设计、建设、土地、住宅、供水、供电、供气、邮电、道路、环保、园林、卫生、水务等子系统。 (三)城市的功能 1、一般功能 居住与生活、生产、娱乐、流通、行政、服务、文化教育与科学研究等功能。 2、特殊功能 可分为专业性功能和综合性功能。 如:经济中心、信息中心、交通中心、金融中心、政治与文化中心等。 二、城市的特征 1、积聚性 人口聚集、经济聚集、文化聚集。 2、现代性 第二、第三产业为主,资本技术密集,基础设施完善。 3、综合性 多功能、多类型 4、开放性 CBD:中心商务区,在某些特大城市的市中心的大型商业活动中心和服务中心 五、城市的类型 1、集市型城市: 属于周边农民或手工业者商品交换的集聚地,商业主要由交易市场、商店和旅馆、饭店等配套服务设施所构成。 处于集市型阶段的城市在中国主要有集镇。 2、功能型城市: 通过自然资源的开发和优势产业的集中,开始发展其特有的工业产业,从而使城市具有特定的功能。 城市因产业分工而形成的功能单调,对其他地区和城市经济交流的依赖增强,商业开始由封闭型的城内交易为主转为开放性的城际交易为主,批发贸易业有了很大的发展。 这类型城市主要有工业重镇、旅游城市、等; 3、综合型城市: 地理位置优越和产业优势明显的城市经济功能趋于综合型,金融、贸易、服务、文化、娱乐等功能得到发展,城市的集聚力日益增强,从而使城市的经济能级大大提高,成为区域性、全国性甚至国际性的经济中心和贸易中心(“大都市”)。 商业由单纯的商品交易向综合服务发展,商业活动也扩展延伸为促进商品流通和满足交易需求的一切活动。 这类城市在中国比较典型的有直辖市、省会城市。 4、城市群(或都市圈): 城市的经济功能已不再是在一个孤立的城市体现,而是由以一个中心城市为核心,同与其保持着密切经济联系的一系列中小城市共同组成的城市群来体现了。 如美国大西洋沿岸的波士顿城市带,日本的东京、名古屋、大坂三大城市圈,英国的伦敦-利物浦城市带等。上海所在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六、我国城镇的确定 《城市规划法》第三条规定:“ 本法所称城市,是指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镇。” 城市的法律涵义,是指直辖市、建制市和建制镇。 1、城市 1993年国务院批准的设市标准: 地级市市区非农业人口25万人; 市政府驻地有非农业人口20万人。 2、县级市 3、县镇: 县级机关驻地。 4、小城镇: 总人口2万人以下,非农业人口超过2000人;总人口2万以上,非农业人口10%以上。 5、小型工矿区、小港口、风景旅游区、边境口岸。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规划术语》对城市化的定义: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 美国新版的《世界城市》:“都市化是一个过程,包括两个方面的变化。一是人口从乡村向城市运动,并在都市中从事非农工作;二是乡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的转变,包括价值观、态度和行为等方面” “城市化正在震撼人们的思想,并使人们容易受到新的影响。这是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