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实用类文本《中国古典诗歌里的钟声意象》阅读答案.pdf

发布:2024-03-16约1.17万字共1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实用类文本中国古典诗歌里的钟声意象

阅读答案(2)

实用类文本中国古典诗歌里的钟声意象阅读答案(2)文

章来自:

实用类文本:

中国古典诗歌里的钟声意象

法国画家米勒有一幅名画晚钟,画面上,一对青年

夫妇正低着头默默祈祷,夕阳微弱的光线从背后投射过

来,隐约可以看见他们寂静而严肃的面容。画家抓住人物

特定时刻的动作进展描绘,用以表现绘画语言无法描述的

声音形象。注视着他们祈祷时沉静的身影,我们耳畔仿佛

回荡着田野远方传来的钟声,那是缥缈、崇高、具有**

意味的钟声。

其实无论中国还是西方,钟声最初都是一种**性的音

乐信号。不同的是,西方的**传统自始至终贯穿下来,在

中国,钟声的内涵却有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

钟在中国最初用于**祭祀仪式,这种钟声带给人的心

理感受是恐惧、松弛和**性迷醉;也用于准**性的战争仪

式,表达一种大方悲凉、置生死于度外的情感。原始**

功能在中国文化中衰退以后,钟声转而与庆典活动相关,

.z.

-

造成一种阔大、热烈的气氛,比方诗经·关雎中的窈

窕淑女,钟鼓乐之〞,这是婚庆场合的钟鼓。后来这类钟

声演变成显示身份地位的象征信号,并具有了一定的装饰

意义,王勃滕王阁序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指的

就是这层意义。

佛教传入中国以后,钟声的影响便由堂庙而入于山林

古刹。寺院的钟声被赋予了一切皆空的佛教思想,逐渐变

成人们反省、忏悔和探视内心、领悟生存的象征,也成为

古典诗歌中频繁出现的意象。中国古人写钟声〞的诗句

很多,其中多有脍炙人口的佳句。钟声〞以其特殊的存

在方式,构成古典诗歌中一个独具兴味的审美意象。

素有诗佛〞之称的唐代诗人王维佛学修养深厚,对

于佛教空〞的本质有深切领悟,古典诗学的钟声意象在

他的诗中得到最为完美的表现: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过香积寺〕

促织鸣已急,轻衣行向重。寒灯坐高馆,秋雨闻疏钟。

〔黎拾遗昕、裴秀才迪见过秋夜对雨之作〕

谷口疏钟动,渔樵唯觉稀。悠然远山暮,独向白云归。

〔归辋川作〕

回荡在云雾缭绕、古木参天的深山里的钟声、秋雨之

夜遥遥传来的断续钟声、震响暮色笼罩的山谷的钟声……

.z.

-

这些钟声来自远离红尘的地方,穿透灵魂,召唤着人们回

首青山白云,皈依佛家宣扬的空寂的世界本原。

这种具有强烈佛教色彩的钟声意象在古典诗歌中随

处可见,比方李白的听蜀僧濬弹琴中,以客心洗流水,

馀响入霜钟〞表现蜀僧的琴声带给诗人的强烈净化效果:

僧人临水弹琴,琴声正如流水,洗去听者心中的尘想俗念;

琴声余响袅袅不绝,与霜天寒钟融合在一起,更让人有泠

然超脱俗世之感。为了强化钟声这种听觉意象所特有的余

音绕梁效果,也由于中国古典诗歌格外讲求韵外之致,钟

声意象常常出现在诗歌的末尾。我们分析下面这首诗:

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东林精舍近,日暮空闻钟。

——孟浩然晚泊浔阳望庐山

诗人乘舟远游,晚泊庐山附近的浔阳。东晋名僧慧远

曾在此**林寺居住三十余年,结白莲社弘扬佛法,诗人对

其非常仰慕。几百年后,日暮时分,诗人只听到东林寺中

传来悠扬的钟声。一个空〞字,表现了高僧已逝、钟声

空闻、诗人内心无限怀想、惆怅的复杂感情。

以钟声收束全篇的诗歌还有许多,象岑参因假归白

阁西草堂惆怅飞鸟尽,南溪闻夜钟〞、贾岛雪晴晚望

却回山寺路,闻打暮天钟〞,当然,还有*继那首著名的

枫桥夜泊。钟声之所以对人的心灵产生其它音响无法比

.z.

-

拟的警示效果,一个重要原因在于:钟声昭示着时间。僧

侣以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