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咏物词 解连环.doc

发布:2019-03-03约5.89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1 咏物诗词鉴赏 解连环·孤雁 向咏梅 教学目标 鉴赏咏物诗词,透过孤雁形象感悟诗人的身世之愁,家国之痛的深重情感 从鉴赏中探寻鉴赏咏物诗词的方法,提升诗词鉴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 鉴赏咏物诗词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好!请问同学们你们喜欢挑战吗?(喜欢)很好,我也很喜欢挑战,中国第一个世界冠军容国团说:人生能有几回搏,今日不搏何时搏?表现了他在面临挑战时的无畏勇气和拼搏精神。(出示幻灯片)。今天我也想和同学们一起来接受一场挑战。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鉴赏诗词比较难,鉴赏咏物诗词就更难,而今天我要和同学们来鉴赏的这首词又是咏物词的巅峰之作。可谓难上加难。我翻遍了中学的教科书以及教学资料,都没有找到与这首咏物词相关的课件材料。有很多老师都建议我不要给同学们选用这一首词,说太难了,担心同学们不能理解,但是我很想接受这样一种挑战。我也相信同学们,相信你们有这份勇气也有这份能力和老师一起来接受这次挑战,来攀登这座咏物词的巅峰,如果你攀上了这座巅峰,你将成为一个勇敢而睿智的人;如果你攀上了这座高峰,你将敲开宋词鉴赏的大门,同学们有没有信心?(有)好,那就让我们开始挑战吧! 二、新课 (出示幻灯片:咏物词概念)我们先来了解什么是咏物诗词 咏物诗词是一种以客观世界的具体事物为描写对象的诗词,它将作者的写作目的以及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寄寓在物象的描写中。常用的方法就是借物抒情、托物言志或象征、比喻等手法。 师补充:自然界的山川河岳、鸟兽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寄托情感抒发志向的对象,这些对象往往都具备与人的某种相似之处。 弄清楚概念之后,看看本节课我们要解决的两个问题。 出示幻灯片:本节课教学目标 1、鉴赏咏物诗词,提升鉴赏诗词能力 2、从鉴赏中探寻咏物诗词的方法 下面就请同学们看这是一只怎样的孤雁 : 解连环·孤雁 张炎   楚江空晚。怅离群万里,恍然惊散。自顾影、欲下寒塘,正沙净草枯,水平天远。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料因循误了,残毡拥雪,故人心眼。 谁怜旅愁荏苒。谩长门夜悄,锦筝弹怨。想伴侣、犹宿芦花,也曾念春前,去程应转。暮雨相呼,怕蓦地、玉关重见。未羞他、双燕归来,画帘半卷。 (一)初读诗歌,感知词的悲凉意味。(10分钟) 先请同学们齐读一遍课文,初步感受这首咏物词的韵味。 生朗诵之后进行指点:同学们读得很好,声音很洪亮,有气势,让我充分感受到了同学们富有挑战的激情!词的朗诵和诗的朗诵是有区别的,诗的节奏是固定的,比如五言诗就是二一二(感时花溅泪)或者是二三(窗前明月光)的节奏,七言诗是二二三或者是四三()的节奏,但是宋词最开始是用来唱的,其实就是歌词,所以节奏灵活多变,有的是一个字一停顿,有的是两个字,三个字,甚至有的是七八个字要连着读,,比如“楚江 空 晚”是二一一“料 因循误了”是一二二的节奏。“正 沙净草枯”是一四的节奏,也可以根据情感需要停顿,想伴侣、犹宿芦花,也曾念春前,去程应转。就可以根据感情和句意来停顿。词的朗诵还要注意情感的把握,同学们觉得这首词 应该用怎样的感情来把握呢?生:悲凉凄凉。师: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凄凉呢?好,同学们对对感情分析是准确的,请一位同学来朗诵,然后老师来尝试一下好不好?) 师范读(师配乐朗诵,读出悲凉的意味)同学们鼓掌 谢谢,你们为什么给老师掌声?你觉得老师哪些地方读得好? 下面有请一位同学来朗诵 师点评:读的节奏,音韵,普通话 重音抑扬顿挫,高低起伏 情感 两位学生读,点评,情感 齐读 (二)精读诗歌,鉴赏形象和情感,探寻方法(28分钟) 好,刚才同学们的朗诵已经将这首词的情感表达出来,很凄凉的情感,我相信同学们一定对这首词有了初步的感觉,那么你有喜欢哪些词句,为什么? 请四五位同学发言 学生可能从表达情感,孤雁的特点来回答 刚才有同学说到写出了孤雁的形象,那么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词中孤雁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孤雁所处的环境是怎样的?这样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师板书:雁:离群愁苦 思念同伴 恍惚惆怅 幽怨 期待与同伴团聚的孤雁形象 写孤雁的环境 :楚江空晚 沙静草枯 水平天远 楚江悠悠,秋空辽阔,薄暮时分,“恍然惊散”的失群孤雁,万里飞翔,徜徉徘徊,无限惆怅。作者把雁置于这空阔的空间,更加反衬雁之“孤”“小”,惟其“空”,才愈见离群雁之“孤”;惟其“晚”,才更显离群雁之“凄冷”。可谓景中含情。 “怅离群万里,恍然惊散”。离群而“散”,已觉“恍然”,而“万里”,更足可悲,这怎能不使孤雁在“惊”悸之余感到“怅”然若失呢?仅一传神之“怅”字,写事更写情,它把“离”前之可恋,“离”时之痛苦,“离”后之茫然的复杂的感情,曲折婉转地表达出来了。 既离群万里,则渺渺天地间惟一孤雁而已,自顾其影则不免生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之感,故只有另寻栖身之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