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促进农民增收的调研报告.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关于如何促进农民增收的调研报告
自十个一活动开展以来,我乡高度重视,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总体部署,结合实际,我对南安村所有农户进行走访,了解农户主要收入来源,分析农民增收的原因,以及存在的困难,提出改善民生的意见和建议。畜牧业收入也成为农民增收的来源之一,以牛、羊为主,。特别是一些80后、90后成为外出务工的重要力量,他们不从事生产活动,专门靠打工增加收入,他们收入相对较高,工作也相对稳定,劳务收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
关于如何促进农民增收的调研报告
自“十个一”活动开展以来,我乡高度重视,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总体部署,结合实际,我对南安村所有农户进行走访,了解农户主要收入来源,分析农民增收的原因,以及存在的困难,提出改善民生的意见和建议,做好调研工作。
一、详细掌握基本情况
南安村位于县境北部,xx东北部,距乡政府10公里处。南安村由9个自然村合并组成。全村106户,540口人,其中劳动力324人,党员20人,女党员5人。全村总面积3250亩,其中耕地面积2588亩,林地面积420亩,核桃经济林面积2500亩。专业合作社2个,核桃和食用菌为南安村主导产业。农民收入呈多元化趋势,2012年全年总收入108.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00元,比2009年翻一番。
1、基础设施现状。有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一座,全部实现村村通,乡道、户道全部硬化,有文体活动广场一处,村级卫生室1个,便民连锁店1个,农村书屋一个。建有水窑,水塔等解决人畜吃水。在住
大家一致
认为,搞双孢菇大棚种植是一条出路,一定能挣到钱,为了能真正让村民看到效益,村党支部书记xx决定先行搞实验。
2012年初刘向阳引资、出资230万元新建双孢菇大棚12座,成立向阳食用菌种植基地。项目建成后每棚当年可收入6万元,年收入达50万元左右。此外,向阳食用菌种植基地每年可解决40余人就业,每名妇女每年可挣到5000元务工费。并逐步形成产业链,农民的秸秆、玉米芯、牛粪得到充分回收利用,也能换取部分收入。12个菇棚双孢菇残渣可增1万担有机肥,可培肥100亩耕地。同时可带动运输、商业、饮食服务、购销等相关产业发展。
近年来,玉米价格稳定有序,种粮农户从中切实得到实惠,促使部分农民重新回归农村,大力发展玉米种植。2012年全村玉米种植业收入是2009年的2倍,纯玉米种植户占总户数的40%.玉米收入已成为主要的种植业收入来源。
由于大量市场需求,核桃成为一种新兴产业,近年来,南安村采取作物与核桃套种的模式,大力发展核桃经济林。现成园面积达130亩,每亩可收入5000元,仅这一产业人均增收2000元。但有部分农民认为核桃种植见效慢,阻碍田耕,排斥种植。
畜牧业收入也成为农民增收的来源之一,以牛、羊为主,
由于缺水等条件限制,并没有形成大型养殖规模,在肉价上涨的情况下,牛、羊养殖发展前景可观。
随着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的力度加大,直接保障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另外,落实购买农机具补贴、畜牧良种补贴,对贫困学生实行“两免一补”的政策,实施退耕还林,建立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制度,开展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完善农村困难群众社会救助保障体制,实施家电下乡补贴政策等等,从政策上保障了不少农民收入的增长,此项收入比2009年增长19.4%。
随着现代农业的推进,机械作业代替了部分手工操作,在农闲时间外出的人数逐年增多。2012年外出务工人员达到总人数的30%。特别是一些80后、90后成为外出务工的重要力量,他们不从事生产活动,专门靠打工增加收入,他们收入相对较高,工作也相对稳定,劳务收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
2012年外出经商人数占到全村总人口的10%,他们自主经营,收入可观。他们的收入远远高于人均收入水平。有的高达几十万,但毕竟风险大,技术含量高。
三、目前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困难
1、农业内部结构调整滞后,土地对农民增收的实际贡献有限。2、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低,农业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3、农业成本增加,农民收入明增暗降。4、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差,农业抗风险能低。
四、促进农民增收的建议
南安村过去虽然在农民增收上有了一定提高,但经济发展仍然滞后,农民增收后劲不足。只有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的工作思路,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一村一品”为切入点,不断完善支农机制,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问题。
结合地形优势,市场优势,以抓核桃产业为突破口,调整产业结构,扩大核桃种植规模。南安村核桃种植已显雏形,2012年初达2500余亩,2013年新植200亩,成园面积130亩。应在目前的基础上继续扩大规模,形成连片种植,打造南安、秀村、北石核桃产业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