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重庆市低年级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的中期报告.docx

发布:2023-08-25约小于1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重庆市低年级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的中期报告 本研究旨在探究重庆市低年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帮助学生改善心理困扰提供依据。本中期报告主要介绍了研究的设计和进展情况。 一、研究设计 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重庆市某大学2019级和2020级的本科新生,共计100名。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选取较为客观、可量化的评价指标,以探究学生的人口学特征、生活事件、心理健康状况、心理应对策略等方面的情况。问卷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人口学特征:性别、年龄、家庭情况、家庭经济状况、文化程度等。 (2)生活事件:学习压力、人际关系、情感问题、家庭问题等。 (3)心理健康状况:抑郁、焦虑、心理创伤、社交恐惧症等。 (4)心理应对策略:积极应对、消极应对等。 1.3 数据分析 本研究采用SPSS 22.0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主要采用描述性统计法、t检验、方差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描述和比较分析。 二、研究进展情况 目前,本研究已完成问卷的发放和回收工作,共得到有效问卷85份,回收率为85%。通过数据的初步分析,得出以下初步结果: 2.1 人口学特征 85名被调查对象中,男性40人,女性45人;年龄在18-22岁之间;家庭经济状况以中等为主;文化程度以理工科为主。 2.2 生活事件 学习压力和人际关系问题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生活事件。其中,学习压力问题占到62.4%,人际关系问题占到48.2%。 2.3 心理健康状况 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普遍较好,但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其中,抑郁症状占到29.4%,焦虑症状占到21.2%,社交恐惧症状占到15.3%。 2.4 心理应对策略 学生的心理应对策略主要是积极应对,在压力和困难时能够采取积极的适应方式。但也存在一些学生采取消极应对策略的情况。 以上为目前研究的初步结果,后续将继续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探究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和应对策略,为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