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告.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姓名:赵鑫
学号:20077712148
软件测试与质量保障专业二班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在现时代,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面临着来自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压力,他们的心理承受着太多压力,其心理状况正在向不良方面发展,大学生已成为心理弱势群体。这种现象颇受家长、老师及教育各界人士所高度关注、重视,毕竟,作为高层次的知识人才——大学生,全心全意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能力,在此对大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一次全方位的调查,以便采取有效措施,使那些已经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大学生走出心理障碍,使他们健康成长。
此次活动以郑州大学工学院学生为样本,以网上问卷调查的形式展开,进行抽样调查并采用随机取样的方法,共发放问卷50份,收回48份,其中有效问卷为48份,有效率96%,其结果如下:
学习问题:
在此次调查中,学习问题是同学最为关心、也是反应最为突出的问题。例如,第8题“您觉得目前您主要的苦恼是什么?”,其中有50%的同学认为,学习压力大;以及第22题“请将以下几项所带给您的心理压力由大至小排序”,在所调查的48个人中,有30个人认为,学业所造成的心理压力最大。这说明刚刚进入大学生活,有近一半的同学对大学生活不适应,尤其对大学学习方式不适应,感到心理压力很大。从紧张的高考中走过,许多同学不能适应大学开放宽松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或过于精神紧张死扣书本,不能从高中应试教育中解脱出来,或感觉生活空虚,整日无所事事,荒废了学习,虚度了年华。在17题“如果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学习效率低下的状况,您会觉得心烦气躁吗?”,有65%的人选择“经常会”或“有时会”;第18题“您认为紧张情绪会给考试成绩带来影响吗?”,有80%的人认为“会,很大”或“会,有点”;以及第19题“您认为大学考证是否会给您带来心理压力?”,有70%的人认为“会”或“一般”,这几道题充分说明了大学生心理的不稳定,容易受情绪和外来压力的影响。
心理平衡:
在第16题“你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是否满意?”,有65%的学生选择的是一般,只有大概17%的人选择很满意,反映了现实与大多数同学心里所想学的专业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在第7题“您觉得自信吗?”,有54%的同学选择了“有时不太自信”或“不自信”,反映了同学对自己没有足够的自信心。这两道题说明同学在心理上并没有达到平衡,理想总是与现实存在差距的。
人际交往:
人际交往问题也是在本次调查中反应较为突出的问题。在第11题“您很关心别人对您的看法吗?”,有73%的人选择了“非常关心”或“比较关心”,这表明处于大学时期的学生比较看重自己在别人心里的形象;在第12题“您认为自己在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往上有存在障碍吗?”,有54%的人认为“有时有障碍”,这充分体现了当代大学生与他人交往的能力欠缺。
大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来自农村地区。在以前的日常生活中焦急范围较窄,与人交往的机会也较少,初到大学,面对如此开放自由的环境,面对如此多的同学。面对如此多的公共场合,一下子不知所措,乱了阵脚,于是羞于表达形成内向性格。而在城市中长大的同学,来自独生子女家庭,难以体会农村地区同学的情况,于是形成隔阂。
关于自身:
一个人对自己看法也能反映这个人是否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在第6题“您经常分析自己、研究自己吗?”,有56%的人选择“偶尔”,第9题“您是否了解自己的优缺点,并喜欢自己?”,有54%的人选择“知道,但不喜欢”或“知道,无所谓”,这说明大学生对自己的自身状况不是特别关心,没有想去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第10题“如果您能改变自己,您最希望改变的是什么?”,这一题选择“知识”和“性格”的人占大多数,这也充分说明了在大多数人眼中,对自己的满意度很低,总想改变自己的一些自身的特点,更充分显示了对自己没有自信这一普遍情况。
处理压力:
在24题“您会采取何种方式应对压力”,66%的人选择“转移(娱乐、读书)”或“发泄(哭、倾诉、日记)”,这表明大学生在处理压力上还是有一定好的方式的。25题“遇到压力时您会最先向谁求助?”,有37.5%的人选择了“知心朋友”,这说明大多数人更愿意向同龄人诉说自己内心的苦恼,他们认为同龄人之间更容易交流,也更容易相互理解。
面对现在越来越多有一定心理问题的大学生,我们应当采取怎样的方法去解决呢?
面对现实,接受现实。
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本,是自我意识缺乏和自我同一性不完整造成的。所以尽快使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增强,自我同一性完整才是关键。自我意识的增强和同一性的完整是一个过程,正常的情况下,需到三十至三十六岁才能完成,所以我们要接受这一现实,不是我们一着急就会形成了,我们要给自己一些时间,我们要在具体的社会生活中去完成。这是一种面对现实,接受现实的健康态度。
培养独立的自我意识。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