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移动通信概论祥解.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 移动通信的意义 移动通信是20世纪运输与通信二者高度发展而相互结合的产物,为整个通信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 移动通信将在未来的电信普遍服务中承担更多的义务并扮演着更重要的角色; 移动通信已成为了现代社会的三大基础结构(即运输、能源以及通信)之一 ; 为实现21世纪 “处处、时时、人人”的通信目标,移动通信肩负着更大的使命。 1.2 移动通信的发展 学习目标 了解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 熟悉我国移动通信发展概况 解移动通信不同侧面的发展 了解移动通信的未来发展 1.2.1 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 1.2.2 我国移动通信发展概况 (1)A网和B网(模拟网)的发展 :1987年建设移动电话网,分别采用爱立信和摩托罗拉两大移动电话系统,形成了A网和B网两个系统,1996年实现全国联网,2001年底,我国关闭了模拟网。 (2)G网的发展:1993年开始建设全球通数字移动电话网(GSM),900MHz (3)D网的发展:DCS1800(Digital Cellular Systemat1800MHz)系统的移动电话网 (4)GPRS网的发展:2002年中国移动正式开通GPRS网络 分组交换。 (5)C网的发展:2001年联通开始在全国300个城市,建设IS-95系统 2002年升级CDMA1X (6)3G的发展 WCDMA、cdma2000和TD-SCDMA 不同侧面的发展情况 频段由HF、VHF、UHF发展到毫米波、红外波等更高的频段; 带宽经历了由窄带、中宽带向宽带、广带的演进; 调制方式由模拟的调幅、调频发展到单边带调制、数字调制; 通信方式由单工单信道发展到双工多信道; 多址方式由FDMA发展到TDMA、CDMA; 传输方式由模拟方式发展到数字方式; 传输速率从低速传输发展到高速传输; 通信业务经历了单一语音业务到集成数据业务、图像 业务等多媒体业务阶段; 通信规模从单机通信到系统通信,并发展到专线、专 网通信; 网络结构由单一网发展到多区网; 网络制式从大区制转变为小区制; 移动速率能够逐步满足静止、步行、车速直到高速、 航空的需要; 传播环境从室外扩展到室内; 系统覆盖从有限服务区、国内服务区发展到全球服务 通信容量经历了小容量、中容量到大容量、超大容量 的发展; 通信终端不断变轻、变巧,从电子管、晶体管时代发 展为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 设备由硬件为主到软件为主; 运营由一家专营到数网竞争,等等。 1.2.4 移动通信的未来发展 通信的目标:从“电气通信”发展为“信息通信”再向“信息流通”发展。 通信的业务:从单一的语音向数据、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业务发展。 通信的网络:从分立的网络向融合化、开放构架发展。 通信的终端:从单一的语音通信工具向智能化、多功能化等性质的便携设备发展。 下一代通信网必然会出现3个世界:交换是IP的世界、传输是光通信的世界,而接入是无线的世界。 发展趋势: (1) 移动电话发展的速度大大超过固定有线 电话,成为信息通信产业的亮点。 (2) 移动数据业务的比重将日益增长,移动 因特网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 (3) 移动通信设备正朝着数字化、宽带化、 小型化的方向发展。 (4) 移动通信网络正朝着综合化、智能化、 全球化、个人化的方向发展。 1.3 移动通信的基本特点 学习目标 了解移动通信的基本特点 移动通信综合了各种通信技术。 整个呼叫过程会涉及到网络的各个功能部件,包括基站、 移动台、交换中心、各种数据库以及网络的各个接口等,整个通信过程包括呼叫接续过程,移动性管理等控制和管理功能,这些均由整体的网络系统实现,每一过程均涉及传送、交换、接入等多种通信技术。 移动通信对用户设备性能要求高。 1.4 常用移动通信系统 学习目标: 熟悉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了解无绳电话系统 了解无线电寻呼系统 了解集群移动通信系统 熟悉移动卫星系统 了解平流层通信系统 了解无线局域网 特点 (1)有频率复用功能。 一般而言,相邻小区不允许使用相同的频道,为此把若干相邻的小区按一定数目划分为区群, 把可供使用的无线频道分成若干个频率组,区群内各小区均使用不同的频率组, 而任一小区所使用的频率组,在其他区群相应的小区中还可以再用,这就是频率复用。 (2)有越区切换功能。 当移动用户从某一个小区移动到另一个小区时,为使通话不中断,要自动切换信道,即改变收发信机的无线频率。在这个过程中,用户是不介入的,其关键点是切换过程中通信不中断,这就是越区切换.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