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感染预防与控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据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 统计,每年发生约50万例手 术部位感染,在我国手术部 位感染(SSI)居医院感染 的第三位,是外科主要的 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防控,必须警钟长鸣 -----让院感爆发案例说话 感染定义 院内感染也称医院感染。医院感染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 患者相关风险因素 年龄 性别 慢阻肺,吸烟 糖尿病 非手术区域感染 机械通气延长3 天 术前住院天数5天 超重/营养不良 使用激素 免疫受损 手术相关风险因素 剃刀备皮 不恰当的抗生素预防 不恰当的皮肤准备 手术室通风 手术室人员流动过多 不恰当的器械灭菌 手术部位/时间/类型 再次手术 出血再探查 组织受压过重(牵引器) 手术相关风险因素 高功率烧灼 过多使用烧灼 异物放置(植入物或器械) 外科引流 外科技术 止血技术差 组织外伤 死腔 组织缺血 医院感染控制的目标 —感染率下降 —住院日数减少 —死亡率减低 … 等等. (二)环境 建筑布局合理 无菌区(限制区)包括无菌物品储存室、医护人员刷手区、手术区域等 清洁区(半限制区)药品存放区、麻醉恢复区域、医护人员更衣办公区等 污染区(非限制区)器械初步清洗区、污物回收处理等 区域间要有有实际屏障,标识明确,避免交叉 手术间表面要求光滑,无裂隙,无暴露管道,无下水口等,建筑材料易于清洁消毒。 设无菌手术间、一般手术间、和感染手术间,感染手术间设在靠入口处 设工作人员通道、手术患者通道、及污物通道 (三)、进入手术室、手术间人员的管理 手术进行中应当关闭感应门,尽量减少人员的出入。反锁通向外走廊的后门,术中不得随意开启,禁止由外走廊进入手术间。 进入手术间人员数量的要求: 进入手术间的人数应在满足手术需要的情况下降低到最少(如必要的手术医生、护士和麻醉师),一般大手术不超过12人,中手术不超过8人,小手术不超过6人,应严格限制其他人员进入手术室,参观人员必须经主管部门批准,并应控制人数(2-4人),按指定手术间参观手术,不得随意走动和出入,不得距手术台过近,应与手术者和手术无菌台保持30cm以上的距离。 (四)无菌物品管理 (五)医务人员在手术操作过程中应当遵循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无菌器械桌的摆放 洗手护士检查包内消毒指示卡后将其放在无菌桌右下角。 无菌包布铺于器械桌,四周下垂至少30cm。 (七)、特殊感染患者手术时消毒隔离措施 1.手术科室应提前与手术室联系,并在手术通知单上注明感染名称。 2.将患者安置在隔离手术间或负压手术间,手术间门上应挂隔离标记。 3.严禁参观手术。 4.手术人员应穿戴标志醒目的隔离服、隔离鞋并有特殊的防护用品,如手套、眼罩、口罩等,不得随意出入手术间。 5.设巡回护士2名,手术间内、外各1名,所需物品均有室外护士传递。 6.手术中尽量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 7.术后应用大单将患者包裹,用专用平车从隔离手术室将患者送回隔离房间,中途不要耽搁;平车用后应及时进行消毒处理。 8.术后严格处理各类物品,不能重复使用的物品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要求进行处理;重复使用的物品应放入放渗漏收集袋(扎紧袋口)或密闭容器中并标记,送洗衣房或消毒供应中心按要求进行处理;手术间地面、桌椅、器械台、手术床等用消毒液擦拭,并对空气进行消毒。 (六)外科刷手及手消毒 1、剪短指甲,不可佩戴假指甲、首饰;洗手时应当彻底清洗容易被微生物污染的部位,指甲缝、指关节及佩戴饰物的部位等; 2、严格执行外科刷手至少2~5min,刷洗范围 为双手、前臂及上臂下1/3; 3、术前使用适量的消毒剂充分揉搓至消毒剂干燥; 4、在刷洗、消毒后,保持手上抬并离开身体; 5、使用的手消毒剂须具有卫生部“卫生许可批件”卫消字(年份)第××××号的产品;医用洗手液证件、标识应齐全。建议:使用洗手液、手消毒剂应为密闭的一次性单包装产品。 感染控制的措施 * Here are some of the risk factors that make it more likely that a patient will develop an infection after surgery. As you can see, infection control measures can do little about age(premature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