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α干扰素受体1基因启动子多态性和α干扰素应答的关系的开题报告.docx

发布:2023-08-17约小于1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α干扰素受体1基因启动子多态性和α干扰素应答的关系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 CHB)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全球的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病毒感染率每年约为250万人。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携带者中有远不到5%的治疗成功率。而该比例在乙型肝炎患者中远不到20%,说明目前的治疗方法并不完全有效。抗病毒治疗是目前成为唯一有效治疗乙型肝炎的方法,但对于其中一部分病例,接受治疗后效果很差。因此,更多的关注度被放在了基因研究。本研究旨在探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α干扰素受体1基因启动子多态性和α干扰素应答之间的关系,从而为乙肝疫苗和抗病毒治疗的开发和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二、研究内容: (1)采用酚氯仿法从外周血中提取基因组DNA,验证α干扰素受体1基因启动子多态性 ,PCR扩增,限制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 (2)进行Real-time PCR,检测α干扰素mRNA的表达量,并对比不同基因型患者的α干扰素表达量。 (3)通过免疫学技术检测患者不同基因型的免疫功能。并进行α干扰素治疗试验,从而探讨患者不同基因型的α干扰素受体增敏 与α干扰素治疗的关系。 三、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2)分组:根据α干扰素受体1基因启动子多态性分为基因型AA、AB、BB 三组。 (3) α干扰素诱导试验:实验组患者接受α干扰素治疗后,检测其α干扰素应答。 (4) α干扰素受体增敏试验:免疫球蛋白IgG类抗体以50ug/mL补充患者体外分泌物,检测其α干扰素受体增敏效果。 四、研究预期结果: 根据α干扰素mRNA表达量、免疫功能和α干扰素治疗效果组间差异比较,探究α干扰素受体1基因启动子多态性和α干扰素应答的关系,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提供指导意义。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