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stern-Blot技术详解(南京大学)--原理-流程-细节-注意事项!史上最全!.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Western Blot
—实验方法和注意事项
南京大学
医药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1-04-11
WB流程
原理
蛋白免疫印迹:
SDS变性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堆积胶(压缩蛋白)+分离胶
(分子筛)
原理:
根据分子量大小分离蛋白。形成的SDS-protein复合物,椭圆棒状,使
泳动率只是分子量的函数。
转膜:半干法和湿法
固相载体 (硝酸纤维素膜(NC 膜)和PVDF 膜)以非共价键形式吸附蛋
白质。
免疫检测:
特异性的一抗→或者通过酶标的二抗(碱性磷酸酶(AP )或辣根过
氧化物酶(HRP)标记)→底物显色(膜上的颜色或荧光、X 光底片暴
光)
主要试剂
1、30 %(w/v)丙烯酰胺
丙烯酰胺:亚甲双丙烯酰胺=29:1
4℃避光保存。PH7.0,脱氨基反应是光催化或碱催化的。保质期约为两
个月。
消化道、呼吸道、皮肤粘膜等多种接触途径,可导致遗传物质损伤和基
因突变。具有神经毒性,可致癌。
2、10%(w/v) SDS :室温保存。粉末对粘膜、上呼吸道、眼和皮肤有刺激
作用。
3、1.5mMTris-HCL(pH8.8):过滤后4 ℃保存。
4 、0.5mMTris-HCL(pH6.8):过滤后4 ℃保存。
这两种缓冲液必须使用Tris碱制备,再用HCL调节PH值,而不用Tris.CL 。
5、TEMED原溶液 (四甲基乙二胺)催化AP形成自由基而加速两种丙稀
酰胺的聚合。PH太低时,聚合反应受到抑制。极易挥发,用完一定要拧
紧瓶盖!有腐蚀性和神经毒性
6、10%(w/v)AP :提供两种丙稀酰胺聚合所必须的自由基。最好临用前
配制,4 ℃保存1周。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和腐蚀性
主要试剂
7、SDS加样缓冲液:pH6.8 Tris缓冲液、甘油、SDS 、巯基乙醇
(高毒、杀虫剂原料、易爆品,新鲜配制!)、溴酚蓝混匀备用。
8、10 ×Tris-甘氨酸电泳缓冲液:30.3gTris,188g甘氨酸,10gSDS,用蒸
馏水溶解至1000ml,得0.25mol/L Tris-1.92mol/L甘氨酸电极缓冲液。临
用前稀释10倍。
9、1 ×转移缓冲液:配制1L转移缓冲液,需称取2.9g甘氨酸、5.8gTris
碱、0.37g SDS ,并加入200ml 甲醇 (神经系统、血液系统,甲醇蒸气能
损害人的呼吸道黏膜和视力),加水至总量1L。提前配制。
10、NaN3 0.02% 叠氮钠(有毒,戴手套操作),溶于磷酸缓冲盐溶液
(PBS)。可以防止抗体失活,但会稍影响结合效率,并使HRP失活。
11、PBST(缓冲能力强)、TBST(洗脱效果好)
12、细胞裂解液
蛋白样品制备
(1)单层贴壁细胞总蛋白的提取:
倒掉培养液→预冷的PBS洗涤细胞→弃去洗液→加裂解液 (PMSF 100mM/PI 1:100),
吹匀置于冰上。→冰上裂解30min (不要超过1h),为使细胞充分裂解要经常弹细
胞。→于4 ℃下12000rpm离心10min。→离心后的上清取1ul测浓度,其余加loading
煮样后分装放于-20℃保存(1周),-80℃ (1月-1年)。每次上样前要煮样2min,
并室温10000rpm离心1min。
超声:细胞+裂解液+loading 十几秒 冰上
(2 )组织中总蛋白的提取:
将少量组织块置于1~2ml匀浆器中球状部位,用干净的剪刀将组织块尽量剪碎。
注意:
1.电磁炉使用安全,不可烧干
(加水)。最好不要走开。
2.金属浴防烫手。
3.样品EP管盖易弹开。
蛋白含量的测定
Bradford法:
原理: Bradford与蛋白质四级结构,特殊氨基酸结合, 由棕色变成蓝色,595nm检测.
去污剂的浓度超过0.2%影响测定结果,如TritonX-100,SDS,NP-40等.
(1)制作标准曲线
1、溶解高浓度的BSA标准品
2、分别配制浓度为0mg ,2.5mg,5.0mg,10.0mg,20.0mg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