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金融机构体系(货币银行学,吴丽琴)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3、广东发展银行 1988年6月成立 它的资本来源于广东省各家国有商业银行、香港奥海企业(集团)有限公司、香港中银集团和资金雄厚的大型企业。 4、中国光大银行 是中国光大(集团)总公司全资附属的全国性商业银行。 1992年8月18日成立 5、招商银行 是由中国香港招商局集团投资经办的综合性商业银行。 是我国第一家完全由法人持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 1987年4月8日在深圳蛇口成立。 此外,还有福建兴业银行、中国民生银行、浦东发展银行、华夏银行等。 (四)非银行金融机构 1、保险公司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经营财产保险业务。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经营以人的身体和生命为标的的各类人身保险业务。 中国再保险公司:经营再保险业务。 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及一些外资保险公司。 2、信用合作社:包括农村信用社和城市信用社。 目前,城市信用社已改组为城市合作银行。 城市合作银行分市行与基层行两级。 一些农村信用社也改组为农村合作银行。 3、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 是我国政府为吸引外资、引进技术设备而专门设立的国际金融机构。 1979年10月4日成立。 4、国家外汇管理局 是我国的国家外汇管理机关,受人民银行总行领导。 1979年3月成立。 它的主要任务是: 第一,根据国家统一的金融政策,制定外汇管理法令,统一管理和调度国家外汇。 第二,对一切国际收支进行检查、监督,负责外汇收支的综合平衡工作。 第三,公布人民币对外币的汇价。 5、证券公司: 是指依法设立的,专门经营证券业务,具有独立企业法人地位的金融机构。 我国的证券公司分为两类:综合类证券公司和经纪类证券公司。 综合类证券公司从事证券的承销、自营和经纪等多项业务。 经纪类证券公司只能从事代理证券交易业务,不得从事自营业务。 6、财务公司:由企业集团内部集资组建。 此外,还有金融租赁公司、邮政储蓄机构等。 (五)在华外资金融机构 外资金融机构在华设立代表处 在华设立营业性分支机构 复习思考题: 1、简要说明现代银行业的产生发展过程。 2、根据我国金融体系的发展演变过程,说明社会经济制度对金融体系形成的影响。 3、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含义和特征各是什么? 4、比较西方国家的金融机构体系和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异同。 第四章 金融机构体系 第一节 现代银行业的产生与发展 一、前资本主义制度下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银行是指经营存款、放款、汇兑等业务,充当信用中介和支付中介的金融机构。 1、货币经营业是银行的先驱 2、货币经营业转化为具有高利贷性质的近代银行 1171年成立的威尼斯银行是历史上第一家公立银行。 在我国,明朝末年出现的山西票号以及后来的钱庄、银号等都属于这类金融机构。 这一时期,银行的特点是: 放款利率很高,具有高利贷性质,并且很不稳定。 二、资本主义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一)资本主义银行产生的途径 1、高利贷性质的旧银行转化为资本主义银行。 2、根据资本主义原则组织的股份制银行,这是资本主义银行的主要形式。 世界上第一家股份制银行是1694年成立的英格兰银行,它的建立标志着资本主义银行体系的开始。 1845年,英国人在中国开办了第一家新式银行——丽如银行,1848年改为东方银行。 1897年5月27日,我国第一家民族资本的银行——中国通商银行在上海成立。 (二)帝国主义时代,银行随着生产的集中与垄断,由简单的中介人变成万能的垄断者。 (三)跨国银行 跨国银行是指拥有广泛的国外金融机构,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经营放款及其他业务的国际性商业银行。 其特点是: 1、组织机构联合化 2、经营方式专门化 3、银行规模集中化 三、我国社会主义银行的建立与发展 (一)银行的建立 中国无产阶级最早的银行是1928年2月广东海陆丰苏维埃人民委员会建立的劳动银行。 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这是社会主义银行的雏形。 1948年12月1日,成立中国人民银行。 1、没收官僚资本银行 2、取消外国在华银行特权 3、对民族资本的私营金融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4、合并解放区银行,建立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银行 5、建立和发展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 (二)金融体系的发展 1、单一的国家银行体系(1948年——1978年) 中国人民银行办理一切银行业务 缺点:统得过死,不利于调动基层银行的积极性。 2、多元混合型国家银行体系(1979年——1983年) 优点:按专业分工,专业比较明确固定,信贷工作容易做好。 缺点:强调分工和独立,没有解决如何集中统一,加强宏观控制的问题。 3、中央银行体制下的银行体系(1984年以后) 四、我国金融体系的改革(课本161页——165页) 第二节 西方国家的金融机构体系 由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各类专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构成。 一、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是一国金融体系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