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企业怎样成批快速培养人才.doc

发布:2017-04-25约2.55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顾问 教育 智库 合众资源集团 PAGE 4 3A顾问:管理改变中国  PAGE 6/ NUMPAGES 6 版本号:MQ(01)-001版 企业如何成批快速培养人才    3A副总裁党新民 党新民:如何成批的快速复制人才是规范化非常重要的环节,给大家看两家企业的对比,看一下反差在哪里?   1、在一家民营企业,新进员工首先听几天的企业文化课,再进行理论考试,不合格就处罚或待岗,这能让他认同企业文化吗?新来员工和管理人员培训,如同在草原上放羊,自己去悟。从面试→体检→培训→到岗位实习→上岗,整体培训松松垮垮。   2、在另外一家民营企业,他们把招聘员工原来的5天压缩至3天的流程。新员工来面试,人力资源部门把面试需要用的东西都配齐(图1),然后再让新员工参观工厂四处的改善景点……以专业和细致让员工感受企业文化。 图1   企业文化认同的方法是通过实践,让他感受到企业的魅力,从而才能认同企业的文化。用几天将故事说企业文化,不如在体验中实施教育,感受企业文化。   两组生产计划员岗位技能图的对比:   1、下表是很常见的生产计划员岗位人力素质模型(生产计划部门)(表1), 表1   这类模型存在的问题是:   1、操作复杂,数据收集和处理成本较高,难度较大;   2、大量的文字游戏说明,评判不客观;   3、目标与业绩不清;   4、不知到如何培训与教育。   用这样人力素质模型可以考核所有企事干部,这种方式没有抓住问题的核心。用这样一系列培训后,总有新管理人员:我以前在的企业如何如何好?那个那个知名专家说的什么什么?   因此我们应该如何办?所以他不认同所处企业的文化,老想凭一人之力改变企业,总是议论而不行动。什么最后不是这个人自己走,就是你要炒掉他。   2、下表是另外一家企业的生产计划员岗位技能矩阵图(表2)。 表2   同样的岗位技能图,这表让我们明白他会不会编制生产计划?他会不会确认维护BOM?他会不会编制售后服务用品计划?当有缺件时他会不会查询与跟催?他会不会使用系统软件?他有没有增添系统软件能力?   这样的岗位技能图与刚才的岗位技能图有什么区别?这是针对这个岗位到底需要什么业务来做。   通过这些例子,让我们明白通过“日常业务”标准化及训练,让员工感受企业文化的具体表现,让他能够迅速承担任务,当每个日常业务都有这样的标准让他学习,当他对本岗位的日常业务都能这样学习和掌握后,他实际上已经认同你的企业文化了。企业的标准、制度等就是企业文化的有效载体,是可以看见的企业文化,掌握它,习惯它,就等于入了该企业的“模式”。除了这些,还要培养他的改善能力,让改善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应尽的义务,而非权力权力是可以放弃的,义务是必须履行的。   复制人员的第一点是感受企业,第二要做我们基础日常业务的标准。   改善能力教育   改善能力是对现有资源(人力、机械、设备、材料等),详细分解检讨、除去不要的部分,组合必要的部分,形成更好顺序,使之能更有效发挥作用的能力。   案例:班组长改善能力教材 (略)   以“认同文化、熟悉业务”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   认同企业文化,是员工成长的根本条件,熟悉日常业务,切实感受蕴含文化的工作方式 不断改善,是个人与企业提升水平的动力。从面试到上岗专业细致的过程让新人认同企业文化,从明确清晰的日常业务的标准化,让新人迅速承担业务、工作。培养干部和员工改善能力,让改善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应尽的义务,而非权力。权力是可以放弃的,义务是必须履行的。 企业面临的用工环境   农业税等一系列费用的取消,在中心城市方圆100公里,农村有了基本保障;全国经济的发展,企业增长快,需要大量劳动力;80年代开始的独生子女政策,人口增长缓慢;严格新劳动法,增加对员工保护,限制企业对员工辞退的限制等。   面对这样的用工环境,必然会导致员工的高流动,全面产生!   怎么样让一线员工快速的成长?   某企业每年有奖金3000新员工进入;其中90%是一线员工;企业正在快速增长,不断需要新的干部和新员工,如何让这些员工快速融入该企业,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案例:某产品电子产品时好时坏   某电子产品批量抽检,有一台时好时坏,工程师用4个小时才发现,是一个线束没有插紧!为了批量处置,经理、工程师等开会2小时,返工30人用3小时。怎么办?   动态录像:解决线束没有插紧方法(略)   新员工教育与培训内容与方式   事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