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第三部分1.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电子政务第三部分 主 题 第七章 电子政务与信息化建设 第八章 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 第九章 电子政务产业 第七章 电子政务与信息化建设 主题 0 引言 1 电子政务与国家信息化 2 电子政务与企业信息化 3 电子政务与行业信息化 4 电子政务与家庭信息化 0 引言 1 国家信息化过程中,电子政务处在关键和核心位置;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0年对62个国家(其中,39个为发展中国家、23个为发达国家)所进行的调查,89%的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着手推动电子政务的发展,并将其列为国家级的重要事项。 2000年3月,日本政府宣布实施电子政府工作,并计划2005年全面进入“办公电子化阶段”;美国2000年完成了建设电子政府的全部立法程序,并将在2005年前后最终进入电子政府时代。 0 引言 2 迎接社会信息化挑战,通过发展国家信息化基础设施,构建电子政务建设,构建电子政府来实现; 建设\电子政府\不仅是世界新一轮公共行政管理改革和衡量国家及城市竞争力水平的标志之一,更是推进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龙头。 焦点:世界各国政府都把电子政务作为优先发展战略的重点。在我国虽然电子政务刚?刚起步,但在前几年的信息化工作中,政府信息化做了大量的工作,目前,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开始向更高层次发展。 1 电子政务与国家信息化 1 国家信息化及其发展对策 国家信息化概念: 就是在国家同意规划和组织下,在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国防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加速国家实现现代化进程。 国家信息化6大要素: 信息资源 信息网络 信息技术应用 信息产业 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 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 1 电子政务与国家信息化 经过各地区、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中国的信息化建设已取得七大进展。 一、信息网络规模居世界一,互联网的普及率显著提高。 2005年上半年,中国的固定、移动电话用户超过7亿,互联网用户超过了1亿,其中宽带用户已经达到3165万户。2004年底,广播电视网络覆盖了全国96.6%的行政村,城市已经完全覆盖了。 二、信息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可基本满足中国信息化的发展需要。 2004年中国信息产业的增加值完成9500亿,占国内生产总值7.5%,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整体迈上了一个新的水平,像摩托罗拉、西门子、思科、微软等一些大的跨国公司在中国的IT产业中有占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国内的华为、大唐、联想等一批骨干企业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长壮大。 三、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不断提高,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广泛应用。 农业信息化稳步推进,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力度不断加大,农业信息服务体系覆盖了全国78%个地市、77%的县和47%的乡镇,信息网络超过6300多个。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成效显著,各电力公司主要的岗位使用计算机的比例已经接近百分之百,主要业务的网络化水平达到90%。信息技术的应用加快银行业的发展,成为金融业加快改革创新的支撑和保证。2004年全国铁路列车调度指挥系统实现了智能化,计算机联网的售票网点占总数的90%以上。 1 电子政务与国家信息化 四、电子政务稳步展开,成为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效率的有效手段。 今年10月1日中国政府的网站正式开通,商务部的网站日点击率超过500万,上海、北京、天津等很多城市的网上办事和服务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广东的很多城市为民服务的系统在网上越来越多。在打击犯罪、维护治安、加强社会管理等方面,2004年全国公安机关通过网上追、抓逃犯达到17.8万人。 五、信息资源开发工作取得新进展。 2004年底,全国域名总数达到185.2万个,比上一年增长56%;在线数据库30.6万个,比上年增长80%;中文网页的总数达到6.5亿个,增长了1.08%。 六、信息安全得到高度重视。信息安全保障逐步加强,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系统在不断提高,互联网的信息内容安全管理进一步加强,信息安全、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初步建立。 七、信息化发展的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法制建设标准化培训以及人才培养工作都取得了实际进展,电子签名法已经颁布实施,电信法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现在正在按立法的程序进行。 1 电子政务与国家信息化 2 电子政务与 国家信息化的关系 电子政务建设是推动国家信息化的切入点; “以电子政务带动信息化” 2 电子政务与企业信息化 1 企业信息化的定义与发展背景 定义:企业信息化是企业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和先进的管理理念对整个运作过程进行全方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