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大纲说明分析.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大纲说明,语文阅读可能增加新闻调查类题目;英语词汇量要求从3000增加到3500个;物理删除两处考点,试题或有定量计算。
语文:新增一道新闻类材料阅读样题
变化:样卷文言文阅读由一道更换为两道;名篇名句默写新增两道样题,皆为2014年全国大纲卷中的第13题;实用类文本阅读新增一道新闻类材料阅读样题。
解读:今年语文高考大纲的变化并不突然,因为在以前的高考题中,曾出现过背诵默写类型题和新闻、实用类的材料文本,因此并不陌生。在接下来的备考中,建议首先仔细研究考纲,包括里面的措辞、例题、提示都要高度关注。其次是精做高考题,至少3年之内的高考真题都要练到。最后是强化作文,特别是锻炼思维能力。
英语:词汇量增加500个
变化:阅读的“根据上下文推断生词的词义”改为“根据上下文推断单词和短语的词义”,填空从填入1个单词变为填入不超过3个单词,词汇量由3000增加到3500个。
解读:今年大纲的变化对学生复习备考的影响并不大。阅读以前仅推断单词词义,但推断短语并没有增加多少难度,学生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就能很顺利地推断其含义。
物理:选修模块要求有调整
变化:“分子动理论与统计观点”中删除“定性了解”,“光”主题中删除“相对折射率作要求”。
解读:今年变化对学生影响不大,近些年高考很少选取这两个选修模块。在高考前的100天左右时间里,需要把整个高中的物理知识网络化、系统化,进一步提高解题能力,使学科素质能力得以明显提升,最终在高考中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在高考物理比较重视实验和综合能力的考查,学生在复习时应当领会,并在这些方面加大力度。
数学:选填题难度略降
微调:数学与去年相比无任何变化。与原有的辽宁卷自主命题相比,新课标卷选填题部分难度略有下降。
解读:往年高考数学是辽宁省自主命题,今年有传将使用全国卷,但目前尚不明确。高三学生第一轮复习刚结束,要注重专题训练,在第一轮复习基础上形成网状知识体系。可能函数和解析几何会是难点,应重点练习。
生物:注重基础不抠偏难怪题
解读:今年生物的考纲没有变化,从历年生物科目的命题发展方向来看,是趋向简单的。所以提醒同学们不要过多地去琢磨太偏、太难、太怪的题,还是要回归基础、回归教材。审题、读题特别要注意“巧”和“细”,要全面,不要丢掉任何一个细节。去年高考题就有课后练习题的变形。
历史:回归教材关注热点
解读:建议在做题中检验自己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尤其是在做选择题的过程中要细心、耐心,遇到不清楚模糊的基础知识就回归教材查阅相关部分,再次钻进教材,形成总的历史系统。同时,放眼社会,关注社会热点,并试着用所学的历史知识去解析这些社会热点问题。建议有条件的考生选择湖南、湖北、江西、河南等省份最新的模拟试题。
地理:要抓住热点区域热点问题
解读:在复习中学生要抓住热点区域热点问题。全国大纲卷地理很注重图文并茂,这就提醒学生要重视“区域地理”这一块的基础知识掌握。学生要把教材划分几大块,把各章节内容融合起来,以热点区域为线把各相关知识内容融合起来。此外,要提醒学生注意答题技巧。
政治:关注时事热点对接教材
解读:政治考纲内容和方向几乎没有变化,目前高三学生应该关注时事热点,并将其与教材对接起来。同时,应该拓展发散思维,开始进行主题式、发散式的专题训练。十八届四中全会的“依法治国”、中国经济新常态、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一号文件聚焦的“三农问题”、apec蓝、雾霾治理等,都是同学们应该特别关注的热点话题,并从不同的角度加以琢磨。
化学:分解训练定时定量
解读:这个寒假一定要把理综合的复习放在首位。因为同学们目前对理综考试的节奏、速度、答题时间分配都还不太适应,每道选择题6分,答起来容易紧张。建议可以采用分解训练和综合训练相结合的方法,给每科每种题型定时定量。比如,化学一科规定45分钟,选择题一般控制在10-12分钟答完,大题一般控制在8-9分钟,最后合理掌握时间分配和答题节奏。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