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三防2010年工作总结.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通三防2010年工作总结
2010年度,我矿一通三防专业在矿董事会的精心指导下,在矿经理层的正确领导下,在有关科室的大力支持下,以通风、瓦斯治理为重点,以质量标准化矿井建设和深入“开展六月安全月活动”为楔机,全面展开各项工作。经过区队班子和全区员工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矿井通风、瓦斯治理、综合防尘、防灭火等各项工作任务和工程指标,具体工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一通三防指标完成情况
始终把安全工作摆在“重于一切、高于一切、压倒一切”的重要位置,把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及上级的指示要求,不折不扣、及时全面地贯彻落实到每名员工和每项工作中,杜绝了轻伤以上人身事故和各类非人身事故和各类通风事故。火工品管理无丢失、遗漏、差错等现象,实现了安全生产双丰收,促进了矿井安全形势的持续稳定发展。
二、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①共完成通风设施61道,其中密闭墙28道(永久密闭4道),挡风墙11道,建永久测风站6个,风门13道,风桥3座,各采掘工作面做到了合理配风又满足了生产需求。1501、1505进、回风巷构建永久闭墙各一道,底部两邦掏槽深50公分,顶部掏槽深20公分,宽1米见实底、实顶,闭墙底部10层采用50墙,以上采用37墙,水泥每层灌注。两墙之间70公分,全部用黄土逐层捣实。外墙面用水泥全部抹面、喷洒快速封闭化学原料,保证了永久闭墙的严密性、牢固性。在永久闭墙外又加设一道密闭,留设观测孔、刷白、编号。增强密闭严密性和可靠性。确保密闭各施工参数,符合规程要求。杜绝采空区自燃发火现象。
②完善一采区轨道上山、皮带上山、回风上山防尘管路1200余米,使我矿综合防尘工作有了明显改善。
③两次对主扇风叶进行调节,从而增加矿井总风量,现总回风量为2800m3/min,满足井下风量需求。
④冲洗主要进回风大巷,累计31130余米。巷道刷白900米。
⑤续接风筒3060米,拆除风筒1480米,拆除闭墙2道。
⑥建井下库房一个,建瓦检员交接班室一个,建消防材料库一座。
⑦在1507探巷掘进期间,在瓦斯涌出量大的情况下,制定专项措施,派专职瓦斯员现场盯岗盯面,杜绝了瓦斯超限作业。
⑧定期到质检中心对风表、便携式甲烷报警仪、光干涉式瓦检仪进行校验。在无专业维修人员情况下,自己动手对瓦检仪、放炮器进行日常维修、校验对已损坏的10台放炮器,4台瓦检仪进行了修复,为矿节约经济成本一万余元。
⑨完善各种资料图纸台帐,新增台帐3个:有害气体监测台帐、闭墙台帐、通风设施台帐。图纸3种:防尘系统图、反风示意图和避灾路线图。资料8项。各项制度新制定下发6项。
⑩质量标准化方面:喷写一通三防警示标语40余条,对所有无压风门、通风设施、防尘管路进行刷白、刷漆,构建闭墙栅栏8道,对所有通风设施的工业卫生及时进行清理。
按上级要求配备了地面火药库双人双岗。购买了雷管专用箱6个,统一制做了背运火药小箱16个。和矿所有涉爆人员在二零一零年一月一日前全部签定责任书。
制定了每天班组长以上管理人员早、下午例会制度,每周不少于2次组织班组长以上管理人员不定时间查岗制度(包括井上炸药库),制定了每周五安全例会制度,利用星期五安全例会对所有施工队班组长以上管理人员进行一通三防方面业务知识培训。
因云景山矿回撤设备启动主扇排放瓦斯,制定了专项措施,区领导亲临现场,指挥排放工作,安全有序的完成了瓦斯排放工作。
我区在人员紧张、不足的情况下,瓦检员、爆破员、火工库库管员由8小时制,改为12小时制,保证了井下安全生产的正常运行。
按照上级领导的安排和指示,我区区长、副区长、区长助理4人严格执行矿领导下井跟班制度,深入现场,现场指导、安排工作,使工作质量、效率得到显著提高。做到了隐患、问题早发现、早落实、早整改。
三、一通三防管理机构、人员配备
2010年度我区先后完善了火工品管理机构和瓦斯治理机构。解决了通防区管理人员不足的问题。现为矿长助理兼通防区长一名,副区长一名,区长助理(副科级)两名,通风队长1名,各工种班长4名,且均到市、区安监局培训中心培训,全部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四、存在问题:
为适应90万吨大型矿井建设的需要,需更换大功率主要通风机,增加瓦检工、爆破工、通风工、除尘工、密闭工、测尘员以及测尘仪器。
五、2011年安全工作及打算
1、购置测尘仪器和增加测尘人员,强化管理提高井下生产环境。
2、购买钻机对煤层进行注水,实现有采必注,有掘必注。
3、为适应90万吨大型矿井建设的需要,计划更换主扇,保证井下有足够量的新鲜风。
4、1502轨顺口构建一道风桥,杜绝十字交叉漏风现象。
5、通过1507探巷与原云景山煤矿贯通后,排放瓦斯,调节为独立通风系统,保证原云景山矿的安全生产。
6、进一步开展质量达标工作。提高工程质量标准,创建精品工程,实现安全质量标准化。
7、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适应90万吨大型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