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初二上历史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部分).doc

发布:2017-07-11约2.8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3课时 情趣无限的世俗生活 基础训练 1. A    2. B    3. B    4. A   5. 问题一:宋朝(北宋);王安石 。 问题二:意译:在欢乐的爆竹声中,送走了旧的一年,人人喝着迎接春天的屠苏酒。明媚 的阳光照耀着千家万户,家家门前都换上了新的桃符 。 问题三:反映了宋朝百姓在欢度元旦节日时挂年画、贴桃符的传统习俗和宋朝世俗文化繁 荣的景象。这个节日仍然延续到今天,这就是中国民间一年一度最隆重的节日——春节。 拓展与探究 问题一:选择一个节日并说出它的来历即可。(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问题二:如对待过洋节应一分为二,有的是有意义的,有的则是不必引进的;过洋节要把 握一个度,不要过热;不要因为过洋节而冷落了自己的传统节日。(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第4课时 文人的世界 基础训练 1. D    2. D    3. C    4. A    5. B      6. B    7. C    8. 问题一:豪放派有苏轼和辛弃疾;婉约派有柳永和李清照。 主要不同是:前者风格豪 放激愤,气势雄伟;后者风格委婉含蓄,细腻感人。 问题二:两宋城市工商业经济的繁荣是宋词兴盛的物质基础;市民阶层的扩大及其生活水 平的提高,要求有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文学家用词更能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回答言之有 理即可) 拓展与探究 梅、兰、竹、菊都是雅致俊逸、品性高洁的植物,正是宋元时期文人信念、情趣的最佳象 征和寄托物。(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第5课时 古代科技的典范 基础训练 1. D    2. B    3. C    4. D    5. C 6. 问题一: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的发明推动了世界文明进程。 问题二:唐朝,雕版印刷术。《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 它是唐代雕版印刷术的象征。但这种雕版印刷存在很大局限:刻版费工费时;一旦错了就不易 修改;木版不易保存,易遭虫蛀、损坏、变形。 问题三: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转轮排字盘;活字印刷术,造纸术 问题四:相对于雕版印刷术,活字印刷术省时省力,排版错误容易修改,容易保存。 拓展与探究 问题一:开始于新石器时期,从浙江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绳纹”“蚕纹”陶器证明当时 人们已经懂得纺织。(如果回答“传说时代的嫘祖发明养蚕抽丝技术、黄帝教人制作衣裳”也 可。) 问题二:前提条件:棉花的普遍种植与棉纺织技术的日益推广和进步。古代人民的衣被原 料以丝、麻为主,丝为上层贵族地主所用,麻为下层平民所用,丝比较珍贵稀少,而麻质地粗 糙,都不是理想的衣被原料。棉布克服了丝、麻的缺点,此后大行于天下,直至今天,我们还 享用着棉布带给我们的舒适与方便。 问题三:中国元代的木制棉纺车可以同时纺出三根线,这说明,黄道婆改进的棉纺织技术 先进,领先了欧洲大约四百年。 第6课时 开放与交流 基础训练 1. D    2. C    3. C    4. D    5. B 6. 问题一: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的、以少数民族——蒙古族统 治为主的政权,是中国有史以来疆域最大的王朝。 问题二:管理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在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影响:明清沿用 此制,一直保留到今天。 问题三:管辖西藏的机构:宣政院。现在的广东地区,在元朝时分属江西行省和湖广行省 管辖。 7. (1)欧;西方;经济文化 (2)①长安;东南;印度 ②丝绸;陶瓷 ③ 丝绸之路;陶瓷之路 拓展与探究 问题一:A. 长安;B. 罗马;C. 敦煌;D. 楼兰;E. 君士坦丁堡 问题二:答题要点:丝绸之路不仅是东西方贸易的重要通道,也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 梁,它沟通了欧亚两块大陆,在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四单元测试卷 1. D     2. B     3. A     4. C    5. D 6. C     7. A     8. D     9. A    10. A 11. C  12. B     13. B     14. B    15. C 16. A  17. B     18. D     19. C    20. D 21. B  22. D     23. A     24. B    25. B 26. 问题一:丝绸之路(或汉朝对外交通图)(1分)。意义: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交 流;加强了汉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2分)。 问题二:①天竺,②新罗,③日本。(3分) 史实:①天竺:玄奘西游“取经”。 ②新罗:派遣使者和留学生到唐学习中国文化(仿 唐制建政治制度、科举制,引入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等);朝鲜音乐传入中国。 ③日 本:鉴真东渡,传播唐文化;日本派遣使者和留学生到唐学习中国文化(仿唐制进行政治改 革、参照汉字创日本文字、生活习俗汉化等)。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