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讲-民族危亡与中华民族意识觉醒-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案.pdf
第十二讲民族危亡与中华民族意识觉醒-中华民
族共同体概论教案(1840—1919)
授课题目民族危亡与中华民族意识觉醒(1840—1919)
通过本讲教学,让学生了解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这一时期中华民族
教学目的遭受的民族危机,在危机中共御外侮,探索现代国家构建的过程,掌握这
一过程的主要内容,理解这一过程的基本逻辑,认识这一过程的重大意义。
重点:“中华民族”概念的提出和演进过程;共抗西方列强;晚清政府在
教学重点边疆治理方面的改革。
教学难点难点:理解为什么说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实现了从自在走向自觉;理解
为什么中华民族共同体浴火新生必须要建构现代国家体制。
1
1、教学活动的导入
根据各节的内容需要,采用不同的导入手段,主要包括:创设情景;
提供材料,引出问题;展示案例,引发讨论。目的是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及
对课程内容的兴趣,引导学生去思考具体问题。
2、理论讲授
(1)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一方面,注重系统而科学的理论分析。另一方
教学方法面,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通过一些实际案例帮助学生更形象、更清楚地认
识问题,从而有效增强教学内容的说服力、感染力,提高教学效果。
(2)注重经常用设问的方式,引发学生的关注和思考。
(3)理论讲授注意感情的投入,增强对学生的感染力。
3、学生课堂讨论
组织学生围绕一些主题展开讨论等,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学生
的疑难问题给予解答、分析和总结,进而引导和启发学生自己思考问题。
教学对象大一、大二、大三各专业学生
1
第一节从帝制到共和
15世纪至17世纪,欧洲国家通过“探险”和航海活动“发现”了新
大陆、新海域以及新的贸易路线。大航海时代的到来促进了贸易往来,推
动了西方的政治与科技革命,也加速了欧洲国家对外扩张的帝国主义行
动。1840年爆发的中英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西方殖民扩张及
其意识形态冲击,给中国传统的国家体制、藩属关系、社会结构、伦常规
范、思想学说和文明体系带来了空前危机,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全球体
系和以民族国家为主要行为体的国际体系。中华民族应对全面危机的各种
努力,反抗外国侵略和王朝专制的各种运动,促进了现代中国国家意识的
兴起。辛亥革命之后,新的国家机构相继创设,传统的大一统王朝从此转
向统一的现代国家,中华民族共同体进入新的发展轨道。
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18世纪中叶以来,西方工业革命兴起,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在全球范
围内进一步展开殖民扩张活动。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清
教学内容政府战败,被迫与英国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1844年,美、法两国强迫清政府签订《望厦条约》《黄埔条约》。通过
这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西方侵略者从中国攫取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
待遇等诸多特权,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严重破坏。
1856年,英法入侵,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美、俄两国以调停人的
面目趁火打劫,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瑗珲条约》,
割地赔款,丧失了大片领土,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